和元妹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高中時期對于學生而言是極其關鍵的,是學生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利用討論法、列表比較法、理論聯系實踐法和學生自學法進行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地理素養,提高他們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一、討論法
討論法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就一個特定的問題,通過進行各種形式的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相互交流溝通,以此讓同學們達到理解知識以及鞏固知識的目標。在上地理課討論的時候,教師一般會采用學生集體討論的形式,因為這樣做,不僅可以調動全體同學的自主思維,還能使得更多的同學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例如,像在高中地理中講到“新中國工業建設的重大成就”的時候,教材就指出建國四十年以來我國工業布局時刻遵循五個基本原則。之后,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同學們依據鋼鐵工業和紡織工業布局的變化進行討論,去討論不同工業基地的建設分別是遵循上述哪一個或者幾個布局原則。通過討論,同學們打開了思路,激發了思維,增加了學習興趣。討論過后有同學說,我國在攀枝花建設鋼鐵基地所符合的兩個原則分別是:接近原材料產地以及鋼材建設符合國家國防安全的需求。這位同學說的很好,但是也有一定錯誤的,如果有人說上海的鋼鐵基地也接近原材料產地。所以在最后教師就要在同學們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總結,去肯定正確的結論,同時指出錯誤的觀點。
二、列表比較法
在學習地理的時候,往往會有很多同種類似的知識,這就導致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把這些相似的知識點相互混淆,所以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這類知識放在一起對比著進行講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列表進行比較,這樣做更容易找到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從而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同時,列表對比還能避免進行知識遷移過程中失誤出現。
例如,在教授褶曲的基本形態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巖層形態,巖層新老關系,地形等列出表格,除此之外,像是“九大行星的結構特點”、“東亞季風以及南亞季風”、“潛水和承壓水”等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三、理論聯系實踐
學習地理的同學們都應該知道,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和同學們的生活、現實生產、生活實際都有所關聯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學手段,讓地理學習更加緊密聯系生活生產以及生活實際,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變的通俗易懂。
例如,教師在講有關環境問題的時候還可以和阿思旺水壩的建設聯系在一起。在講到“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一節的內容的時候,其中在學習到“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這一事實的時候,就可以舉例:在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去往美洲,當時是逆著北大西洋暖流行駛的,共計用了37天,但是在1493年的時候,哥倫布第二次出發去美洲,這次是順著加那利寒流以及北赤道暖流行的,只用了20天就到了目的地。
四、學生自學法
由于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所以對于地理教材中那些簡單易懂、需要記憶、用大篇幅陳述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引導同學們進行自學。但是在同學們自學之前,教師必須要先給同學們提出一些明確的問題或者是列出這一節的大綱,關于這些準備工作,教師一般情況下是會寫在投影圖片上的,然后上課用投影儀播放出來,讓同學們根據自己情況,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解答的方式去促進同學們自學的積極性,讓同學們在自學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上冊第二章“人類活動與氣候”的時候,雖然內容很多,篇幅很大,但是教材中并無難點,所以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要求同學們去進行自學,并且在同學們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能為同學們舉例去說明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學生通過自學,了解到了:生態氣候不僅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時還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人類的活動對氣候有所依賴,同時人類的活動對氣候又有一定的反作用,教師如果能夠結合現實中的事例對同學們進行說明,肯定能夠收到了比較好的成果。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在進行具體實施的時候應該注意,同學們自學的閱讀范圍不能太大,教師要對同學們的閱讀提出十分明確要求。但是對于那些難度稍大的問題,教師就應該把難題分解成幾個簡單易懂的小問題,最后再進行綜合,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分幾步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先分后總的方式,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還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由于每一章節的學習內容不同,也就導致了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手段有所不同,面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注意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同時還要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去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以此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興趣,豐富他們的地理素養,以此在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高中地理學習充實且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郭華娟.地理課堂教學方式探索[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劉應明.淺談地理教學中學生地圖技能的培養[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