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指導學生鑒賞和模仿,引導學生去嘔心瀝血的創作,是每一位教學工作者永遠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閱讀;生活實際;激勵
一提到小學生作文,我和大多數老師一樣感到迷茫。有時甚至無所適從,感覺無從下手。一到作文課,學生更是雙目無神,捶胸頓足,一臉茫然。如何擺脫這種窘境,如何讓學生愛上作文,樂于作文呢?
一、密切閱讀和寫作的聯系
1.語文教材中摘錄了很多描寫動物的名篇,如《燕子》《貓》《鵝》《白公鵝》等。在學習這類課文之前,我總是先讓學生用課文題目作為作文題目進行口述作文,讓學生感受描寫動物的文章怎樣去寫,然后再讓同學們拜讀大作,感受作品之美。這樣學生不僅對課文內容感興趣,還對有關動物的寫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即觀察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時還要遵循一定的規律。(1)寫外形。一般寫小動物的靜態,包括顏色、長相、個頭等,要抓住特點,不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2)寫習性。寫小動物還要注重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例如他們進食、嬉戲、爭斗、步態、腔調、神態等。
2.教材中同樣選入了很多描寫植物的文章,如《爬山虎的腳》《鳥的天堂》等。學習這類文章之前,我總是讓學生提前觀察一種植物。讓學生做到有意觀察。從現實中發現美、感受美。有了平時觀察的積累,再加上作家的引領,我給學生總結這類作文的寫法: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征,再寫局部特征,從各個角度詳細地描繪,或者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寫作。同時還應該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3.《火燒云》《海上日出》《草原》算得上小學教材中寫景方面的經典之作。在欣賞學習美文的同時,更要注重寫作的方法。(1)觀察景物要確定觀察點,觀察點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同,正如蘇軾所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觀察要有順序,或從遠到近或自上而下或整體到局部。(2)要言之有序,還要言之有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景物描寫離不開情感表達,情感要發自內心,出自肺腑,不能無病呻吟,為作文而作文。
4.寫人記事的文章是小學生閱讀和作文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寫人的文章和寫事的文章,必須從題目上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如《我的同桌》《我和同桌》兩個題目只有一字之差,寫作要求卻大不一樣。前者是以寫人為主的,后者是以寫事為主的。
寫人的文章是以人為中心,事是為人服務的,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人物的刻畫,再通過事例來表現人精神風貌、道德品質。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對事例的介紹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只把故事的大概寫出來。這是與記事的文章最大的不同。寫人的文章需要對人進行中肯的評價,更離不開情感的表達,或喜愛、或敬佩、或討厭……
寫事為主的文章就要注重記敘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指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如當時的環境(天氣、場景、氛圍)隨著事情的發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變化。豐富文章內容,充實人物形象。
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它提供給我們不盡的寫作素材??蓪τ谛W生來講,卻不知道寫什么,覺得沒什么可寫的。因此引導學生發現寫作素材是學生寫好日記的關鍵。身邊的人、事、景、物,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思、所感都是可以記錄的。當學生潛意識里知道什么都可以寫一寫的時候,學生就不會為寫作而發愁了。
三、積累優美詞句,為習作夯實基礎
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中外名家名篇,無論是肖像描寫、景物描述、人物塑造、情感剖析、心理刻畫,無不是經典之作,語言之生動,用詞之準確,堪稱典范。一些名言警句、格言諺語,更是蘊含著深刻道理,讓人受益終生。讓學生摘抄并熟讀成誦這些優美的詞句或段落。并把這種習慣延伸到課外閱讀中去,鼓勵學生在寫作中恰當地運用優美詞句或名言警句。
四、激勵寫作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對學生的影響都是深遠的?;蛟S一句無心的話,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打擊他寫作的積極性。所以耐心指導,適時點撥,真誠鼓勵,才能讓學生更加自信,從而想寫、樂寫,把寫作當成一種樂趣。
1.把學生好的作品張貼在班報展覽并附上評語,讓學生知道作品好在哪里。
2.讓學生把好的作品讀給同學們聽,以提高學生的榮耀感。
3.定期舉行作文比賽,并進行評比獎勵,除表揚鼓勵外也可以獎一些小文具(鋼筆、圓珠筆、記錄本等),無論獎什么都不要忘記寫上“獎”字,因為學生看重的不是得到什么物品,而是這個小小的“獎”字。這個獎字無時不告訴學生:你能行,你很棒。
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指導學生鑒賞和模仿,引導學生去嘔心瀝血的創作,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遠的課題。
參考文獻:
林琳.淺談如何引導小學生寫好作文[J].黑河教育,2017(12):45-46.
作者簡介:王興樂(1967.03—)男,漢族,籍貫:山東省新泰市,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