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佳
摘 要: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同時還能實現交互性,人們越來越依賴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比較大,擠占了數字有線電視的市場占有率。因此,數字有線電視必須認清發展形勢,加快與新媒體融合業務變革和技術架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數字有線電視的收視率,還能讓數字有線電視安全播出,減少播出事故的發生率。本篇文章主要對廣電媒體融合業務和技術架構實踐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對數字有線電視播出和維護起到參考價值。
關鍵詞:廣電媒體融合;業務變革;技術架構;實踐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發展,媒體環境也出現了革命性的改變,新媒體技術的快速崛起,搶占了數字有線電視的市場空間,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廣電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抓住主動權,就必須進行變革和創新,實現廣播電視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加快平臺建設腳步,只有這樣才能彌補廣播電視單一傳播形式弊端,提高數字有線電視服務質量,為人們打造一個優質的媒介環境。廣電媒體融合是必然趨勢,數字有線電視在轉型的時候要通過業務變革和技術架構,整合各種媒介資源,讓廣電媒體朝著一體化方向發展,實現媒介的多功能性、實時性和交互性。
1 廣電媒體融合業務存在問題
新媒體的異軍突起,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造成了很大沖擊,其市場占有率受到一定擠壓。在這種形勢下,廣播電視也有了危機感,致力于改革和創新,在和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果,但是也存在著較多問題,嚴重的影響了廣電媒體融合成效。在實際的操作中,數字有線電視和新媒體是獨立的,主要是將廣播電視節目的相關內容和音頻放到網站或者是客戶端中,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和廣播電視節目組沒有任何關系,是單獨成立的新媒體部門,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團隊和技術人員不會參與到其中,這樣就使得廣播電視和新媒體形成兩個獨立個體,平時互不干擾,導致廣電媒體看似融合到一起,但是最為主要的內容和技術卻是兩層皮,運營也是相互獨立的,這樣就會影響到廣播電視業務的發展,讓廣電資源和新媒體資源相互隔離,不利于提高數字有線電視號召力和影響力。因此,廣電媒體融合業務變革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當前亟待解決問題,廣播電視要根據業務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及廣電媒體融合趨勢,調整業務模式,構建新的技術體系,在引進技術的同時,還要加強自主研發的能力,維護播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強新媒體和廣播電視節目組的合作,將新媒體業務和技術的部分工作交給節目組人員去完成,這樣就能優化和整合各種信息資源,建立國內最大的新媒體平臺,為整個媒體行業輸送業務和技術。
2 廣電媒體融合業務變革與技術架構實踐
2.1 融媒體平臺
公眾號中包含著海量信息量,可以吸引各個年齡階段和層次的用戶,這也是傳統媒介發展新媒體的主要形式,大部分都會通過平臺提供各種民生信息或者政務信息,引起用戶關注。建立內容管理系統,將其作為網站和移動客戶端的后臺核心系統,對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內容和功能采取統一管理,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業務需要,拓展和增加數字有線電視的功能。在操作的過程中要建立分布模塊,形成不同內容庫,然后結合業務的實際需要進行融合。數字有線電視要走向智能化,要將圖像和語音識別,以及語言處理等技術,引入到融媒體平臺中去,實現智能指引、內容識別、相似度分析等,確保播出的安全性,同時還能實現對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多個云節點的協同處理,提高客戶端的功能。
2.2 全媒體平臺
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廣電是人們獲取信息主要途徑,只要按部就班的播放新聞就可以吸引大量用戶,不用擔心收視率。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這種局面被打破,需要將廣播、電視、網絡直播、互聯網等各種媒介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和共享,形成一個全媒體資源體系,這種方式在當下是可行的,因為只有廣電才能獲取全部資源,從而提高廣電的市場競爭力。在實踐的過程中,單純的依靠客戶端很難獲取極高的點擊率和閱讀量,這時就需要新媒體要具有創意,滿足用戶對信息內容的個性化需要,同時還要提高交互性,讓用戶參與到新媒體創作中去,新媒體工作人員要和用戶進行互動,共同討論內容,這樣就能帶給用戶優質的服務體驗,在鞏固老用戶的同時,還能吸引更多的新用戶參與。另外,廣電與新媒體融合的時候,不但并不是單一的業務合作,而是要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技術結合和媒介形態整合,最終形成一個完善的信息傳播體系,讓廣電成為一個全媒體平臺,通過互聯網、視頻、音頻等形式,讓用戶加入到廣播電視節目中去,這樣就能實現互補的目的,讓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中流失的受眾群體,在新媒體中進行交流和互動。
2.3 用戶生成內容
廣電媒體融合業務變革和技術架構,要增加用戶粘性,讓用戶真正加入到新媒體平臺中去,通過話題引到自動生成內容,這樣不但能提高信息傳播互動性,還能收集更多的信息資源。廣電要在新媒體業務中增加爆料板塊,讓用戶提供新聞線索,工作人員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嚴格的審核,對真實的信息予以采納,這樣就能讓用戶獲得個性化的體驗,他們提供新聞素材的熱情會空前高漲,從而生成新媒體內容。此外,廣電媒體融合技術架構要做好用戶管理,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挖掘和分析數據背后的價值,同時還要做好內容審核和互動交流,確保信息傳播安全性和時效性,讓廣電構建的新媒體平臺實現八大技術能力一體化。在技術架構實踐中,要建立可自由拓展的云,將媒體劃分為不同節點云,每個節點都能實現互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靈活拓展和自由架構。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廣播媒體融合模式創新勢在必行,傳統的融合模式嚴重限制了廣電業務的發展,新時期要變革和創新廣電媒體融合業務,架構完善的技術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廣電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勇.首屆全球5G大會在京舉行5G推進組介紹詳細進展[J].中國無線電,2016(06).
[2]黃憶.淺談廣電OSS技術架構及應用[J].有線電視技術,2011(05).
[3]盧新奇,邵建.Native RCS的技術架構研究與應用實踐[J].移動通信,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