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徑對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和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常規組和教育組,每組80例。常規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教育組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和焦慮抑郁評分。結果:干預后教育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教育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取健康教育路徑行健康教育可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健康教育路徑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生活質量 焦慮抑郁狀態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on quality of lif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 A total of 160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educ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was used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health education path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the education group.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duc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educ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health education path can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較為常見且危險性較高的并發癥,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1]。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健康觀念和醫療模式有所改變,臨床治療不僅是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率,更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健康教育路徑是指通過為患者制定一套以患者為中心,從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計劃。有學者認為,健康教育路徑可使入院患者接受最佳的健康教育,對確診某一種疾病的患者具有輔助治療效果的作用[3]。長期肝硬化患者由于門脈高壓,往往伴隨有消化系統的靜脈曲張,較常人更容易出現消化道大出血,危險性較高,故患者應掌握相關知識,防止出現大出血情況,因此健康教育成果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4]。本次研究筆者擬通過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健康教育路徑干預,觀察其與常規教育路徑的應用效果差異,及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能接受教育內容,在住院期間按時治療;(3)無心、腎功能損傷。排除標準:(1)腫瘤性疾病;(2)肝性腦病;(3)既往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4)溝通障礙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教育組和常規組,每組80例。其中教育組男52例,女28例;年齡35~55歲,平均(44.16±8.33)歲;肝硬化病程3~7年,平均(5.13±1.76)年;平均BMI(19.43±1.15)kg/m2;文化程度:小學14例,初中22例,高中31例,本科及以上13例。常規組男53例,女27例;年齡33~56歲,平均(44.39±8.14)歲;肝硬化病程3~8年,平均(5.27±1.81)年;平均BMI(19.52±1.16)kg/m2;文化程度:小學15例,初中21例,高中33例,本科及以上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筆者所在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及家屬了解本次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教育方法,包括:入院須知、飲食指導、心理疏導、衛生宣教、疾病知識教育、治療方案等。
教育組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具體方案如下:入院第1天向患者介紹院內環境、住院制度、責任護士及醫生情況、衛生制度等,幫助患者與醫護人員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了解患者的基本資料,個體化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向患者介紹方案內容,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制定合理的心理護理措施,與患者家屬溝通,使患者家屬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予以正確的照顧和心理支持。入院第2天對患者進行飲食知識宣傳,出血停止前禁食或少量溫涼清淡流質食物,出血停止后改為半流質飲食并逐漸向軟食過度,少食多餐,禁食粗糙刺激性食物、禁酒,片劑藥品需溶解后再服用。教育方法選擇為床邊個體化教育及心理疏導。入院第3天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重點講述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病因、輔助檢查的意義、治療方法及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目的是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緩解患者焦慮、恐懼心理。入院第4天對患者進行治療方案的宣教,包括治療目的、藥物的作用機制、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評估患者及家屬認知情況,糾正錯誤。入院第5天至出院前3 d評估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評估結果行強化宣教,完成后再評估,如此反復評估至患者及家屬充分掌握宣教內容,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出院前2 d對患者進行院外自我保健、自我護理的宣教,囑患者出院后繼續休息1~2個月,并定期復查內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干預前后分別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健康狀況問卷(SF-36)評價,該問卷包括軀體疼痛、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角色、精力、一般健康狀況和軀體生理職能8個項目,每項評分均采取百分制[5]。SAS評分用于評估患者焦慮狀態,共20個項目,每個項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所有項目得分相加,滿分為80分,再乘以1.25取整數部分,得到標準分。正常分界值為50分,50分以下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評分用于評估患者抑郁狀態,共20個項目,每個項目均采用4級評分法,所有項目得分相加,滿分為80分,再乘以1.25取整數部分,得到標準分。正常分界值為53分,53分以下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6]。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生活質量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等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教育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提高,且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干預前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教育組患者SAS、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且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入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較大,并發癥較多,死亡風險較大,且患者病程較長,預后不佳,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7]。近年來由于內鏡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治療不及時或出血量較大等原因導致死亡,其常見并發癥包括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嚴重疾病,嚴重影響患者預后,且患者由于對疾病的恐懼,往往伴有嚴重的心理負擔,導致患者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受到影響[8]。
有研究認為,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住院時接受優質的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治療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療效果及預后生活質量[9]。健康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護理干預手段,通過提高治療信心,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增進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還有報道稱健康教育路徑近年來成為重要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10]。本次研究中教育組干預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且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組(P<0.05),說明健康教育路徑干預可以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改善患者心理狀態。與常規教育方案相比,健康教育路徑干預中,醫護人員每天及時與患者溝通,增強患者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知識的掌握,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及時掌握患者情緒改變,給予心理疏導,提高患者主觀能動性,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從而達到改善預后,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8,11]。
綜上所述,采取健康教育路徑行健康教育可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侯露.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3):276-277.
[2]陳員娥.健康教育路徑在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6):669-673.
[3]宋麗萍.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4):252-253.
[4]吳寧.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4):293.
[5]劉惠琳.心理護理結合路徑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2):108.
[6]張雪梅.心理護理結合路徑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中的應用評價[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10.
[7]施美玲.健康教育路徑對肝硬化患者健康行為水平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1):2098-2099.
[8]范月秀.臨床健康教育路徑在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3):482-484.
[9]趙冬梅,沈萃,蔡文娟,等.臨床健康教育路徑對肝硬化腹水患者自護能力及疾病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12):55-57.
[10]王青云,覃悅,牛艷麗,等.延續性健康教育路徑對肝硬化患者出院后生存狀態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7,20(5):601-603.
[11]葛修茹,張翠翠.健康教育路徑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24(1):105-107.
(收稿日期:2019-09-29) (本文編輯: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