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很多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都遇到自身債務負擔重,融資困難等問題。而作為發放貸款的最重要金融機構——銀行,也面臨不良貸款增多、成本增高、利潤率降低、經營風險加大等問題,發放貸款日趨謹慎。為推進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推進供給側改革,幫助企業擺脫困境,國家有關部門在1999年后又一次出臺政策法規牽頭債轉股改革,力爭做到企業、銀行雙贏。本文首先介紹了不良貸款及債轉股相關知識和政策法規,然后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介紹其債轉股的措施和操作過程,旨在為我國商業銀行債轉股提供借鑒經驗,探索債轉股市場化、法制化路線。
關鍵詞:債轉股 中國建設銀行 實施措施
一、不良貸款的定義及現狀
為推進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我國政府自1999年第一次提出債轉股改革后,2016年重提債轉股。而作為參與改革的主體,國有商業銀行面臨不良貸款逐年遞增,經營風險加劇的情況,急需探索出處置不良資產,使債轉股法制化、市場化的路線。
(一)定義
一般而言,全部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不能如期收回的貸款加預期收益的總和稱為不良貸款。由于歷史原因,在不良貸款的界定標準上,國際上和我國國內通行的方法不一致:
1.國際標準。國際上通常把銀行業未到期的信貸貸款劃分為五類,其中次級、可疑和損失三類均被稱為不良貸款,其他兩類為正常、關注,另外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指標對各個級別的貸款進行界定。
2.國內標準。市場經濟在我國起步較晚,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吸收國際做法,總結經驗和教訓,《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試行)》于1998年由央行頒發。該《原則》與國際通行辦法保持一致,以風險特征為指標,不以貸款回收時間為標準,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及損失五類,不良貸款涵蓋后三類。
我國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每年都發布年報,目前為止可查閱到2016年及以前年份的數據,對比各年份數據可以看出各商業銀行都面臨不良貸款額總體逐年走高的嚴重問題。這既有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的問題,也有銀行內部管理問題,其原因很復雜。本文主要以中國建設銀行為例,根據其2013年到2016年年報繪制圖1,展現近些年其不良貸款的增長情況。
據圖1數據可知,對建設銀行而言,不良貸款急劇上漲,居高不下,降低經營效率,大大提高了銀行部門的機會成本,降低經營利潤,此問題急需解決。
二、我國債轉股相關政策和模式
(一)債轉股相關政策
所謂債轉股,是指國家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把原來銀行與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變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間的股權、產權關系。
為適應國內經濟金融發展,規避金融市場風險,促進金融經濟主體良好發展,2016年政府及時制定了兩部法規為債轉股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依據。其中《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主要部署本輪降低杠桿工作,作為附件《關于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為銀行消除債轉股過程中的顧慮。
(二)債轉股常見方式
受限于《商業銀行法》中“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的規定,為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我國商業銀行必須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絕對禁止直接將債權轉為股權。因此現階段我國債轉股采用以下幾種實施方式:
1.債轉股結合新股發售:對被債轉股企業尚未改制上市的,債權方可以所擁有的債權作為出資參與債務方的股份制改造,將債權轉為股權并通過新股發售變現。
2.控股權轉讓中的債轉股:企業控股權轉讓往往意味著企業發展方向,主營業務等的改變,是企業重整的重要方式之一。
3.三角置換:債權方以所持債權置換債務方持有的第三方企業的股權或債權。當債務方資產質量較差,三角置換式的債轉股則可以達成目的。
4.債權轉質押股權:當企業債務到期無法清償時,債務方以本企業等值股權作抵押重新取得對債權方到期債權資產的占有。
5.債權轉回購股權:當企業債務到期后無法立即清償時,債權方以所持債權形式購買債務方等值股權,轉換價格以剔除該部分債務后的凈資產值為據。
(三)中國建設銀行債轉股具體措施
目前,建行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銀行子公司設立基金”模式作為第三方執行機構。2017年8月2日,建行全新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建信投資)在北京舉行了開業儀式,這是全國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這屬于銀行主導型,銀行掌控項目的主控權,密切聯系企業,有效隔離風險,實現利益更大化。銀行能夠更容易地向社會投資者募集資金,使得更多的社會資本能更充分地參與債轉股過程,因此銀行主導型也更加符合“市場化”的要求。
對于債轉股合作企業,建行也比較謹慎,有一套嚴格的篩選程序,通常包括以下過程:
第一步:總行數據篩選。工作小組通過與總行數據管理部合作,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戶信息,通過模型篩選出資產負債率、行業指標與建行客戶關系相匹配的企業。總共選出了五十多家。
第二步:業務層面接觸。總行、分行具體操作人員與潛在企業接觸,開展談判。談判時注意的是:A、需要將企業的上級主管單位拉進來。B、對管理團隊進行評估。比如選擇云錫集團進行債轉股是由于看好其現有管理團隊。C、對現有業務和發展進行評估。
作為國有商業銀行之一,解社會之困建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一輪債轉股改革過程中,建行還將做出如下探索:
1.尋找試點企業。會在合作的重點省市,與當地國資委積極溝通,尋找一兩家企業作為試點,為未來大規模推廣,探索路徑。
2.探索銀行參與管理。在未來管理中,建行希望能積極參與,大力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經營能力。
3.不會大規模復制。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獨特的問題,成功經驗無法復制,債轉股要做到真正市場化,需要一企一策。
三、債轉股過程中問題與建議
建行為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債轉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同時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和指導。
(一)現存問題
首先,債轉股改革過程中還存在“簽約多,落地難”問題。包括建行在內的商業銀行都在政府倡導下與很多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但因權利不清、政策不明等原因,很多合作還只限于紙面上。
其次,有些企業有“搭蹭車”之嫌,覺得這是占國家便宜,無償擺脫債務的機會,這對債轉股進程將會產生重大沖擊。
再有,配套政策法規不完善,銀行有后顧之憂。這輪債轉股與1999年不同,要走市場化道路,不能以行政命令為主導,這就使得債轉股主體在改革過程中遇到很多新問題,而相關政策不配套甚至相抵觸,嚴重影響了改革進程。
還有就是各個企業都有獨自特點,銀企合作模式、價值評估等具體操作等都無經驗可借鑒,需大量時間和精力不斷摸索、磨合。
另外,目前困難企業過多,只依靠銀行資金來源過于狹窄,退出路線還不明確,都不同程度影響債轉股改革。
(二)建議和措施
首先,要加強法制建設,樹立社會的信用意識,防止道德風險。明確債轉股的目的,幫助企業扭虧為盈,防止不法企業借機逃避債務。轉股后提高現代化企業管理水平,真正發揮股東和董事會的作用,加強審計制度,激勵與約束行政管理層。
其次,對不良貸款的估值,必須針對性具體情況,制定具體法規條例。評估過程中第三方實施機構與轉股銀行必須共同參與,成立評估小組,綜合考慮企業內部情況,根據不良貸款的拖欠年限及債務企業的整體企業價值進行評定。
再有,為配合債轉股這一項新生事物,相關部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消除現有掣肘規定,為債轉股順利進行提供法律依據,為企業現代化管理保駕護航。
最后,加強市場化建設,引入多種金融機構,探索債轉股退出多條路線,保障股權擁有者能依法轉讓退出。
四、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國建設銀行債轉股過程中處置不良貸款的模式和及解決問題的方式,得出以下結論:債轉股市場化已經起步,但還要進一步加強法制建設,關注企業道德與經營風險問題,依法估值,依法管理,探索股權合法退出路線。債轉股不單單考慮到企業方面的利益,還同時兼顧國家財政利益以及商業銀行經營利益,這種債務重組方案社會付出代價最小,引起社會震動最小,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國有商業銀行和國有企業之間的債務問題,可以在較大規模上運用,所以要調動全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堅定不移推進債轉股變革。
參考文獻:
[1]崔文苑.粵首單國企市場化債轉股落地[N].經濟日報,2016-11-10(006).
[2]方芳.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宏觀壓力測試研究[D].湖南大學,2012.
[3]馮佩璇.當前國有商業銀行債轉股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7.
[4]胡萍.新一輪債轉股中信托面臨的機遇與挑戰[N].金融時報,2016-10-24(008).
[5]李虎彪.不良貸款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及建議[J].中國商論,2017(01):35-36.
[6]李學峰,王會.債轉股: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J].產權導刊,2017(07):58-62.
[7]劉陽.債轉股的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3.
(王昕宇系四川大學金融專業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