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德
摘? 要:探索高中物理課程有效施教的方法和策略,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落實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一線高中物理教師應當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新穎的教學手段,合理地改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把握物理課堂的教學規律,助力學生綜合物理素養的形成。基于此,筆者從自身的教育經驗出發,提出引入生活元素、使用信息技術,以及開展合作活動等策略,淺談如何調整物理教育結構,建構精彩物理課堂。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元素;信息技術;合作
目前,新的教育理念已經逐漸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得到貫徹和落實,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各個教學環節也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升和改善,但是,在現階段的高中物理課堂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制約著物理知識的有效學習。因此,需要一線高中物理教師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進行改進的策略,以便為學生進行物理的有效學習提供策略保障。
一、引入生活元素,營造課堂生活氛圍
生活與物理學科之間的關聯是緊密的,系統物理知識的最初來源就是物理學家對生活現象的觀察。教師教授學生基礎的物理知識,也是為了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讓學生可以使用掌握的物理基本知識和思維能力,進行生活問題的解決,從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因此,在當前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結合教學的內容,向學生引入生活元素,營造課堂中與生產生活結合的氛圍,從而讓學生基于生產生活的層面進行物理知識的理解,逐步降低物理課程的教育難度,實現高品質物理課堂的建構。
例如,在《歐姆定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元素的介入,促進課堂氛圍的搭建。透過對教材中安排的分析,我們知道讓學生理解歐姆定律,并且能夠運用歐姆定律進行問題的分析等是本節課主要教學的內容,結合上述內容。教師先向學生提出 “假如我們在野外探險時中有一個36伏的電源,一個電鍵和一些完全相同的小燈泡,每個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強度是2A,電阻是6Ω,那么我們可以如何使用這些材料來進行照明呢?”的生活問題,讓學生應用本節課的問題進行上述問題的解決,促使學生在實踐應用中,進一步增強對本節課的認知效果。
顯而易見,在向學生教授物理知識時,教師使用生產生活元素創建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將掌握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生產生活相聯系,從而提升教育的效益。
二、使用信息技術,豐富實驗講解路徑
實驗是高中物理課程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實驗的有效教學關系著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發展情況,但是,在高中教育階段,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是可以讓學生基于親身操作的方式進行認知的,而對于這類實驗,教師往往都是按照單向解說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實驗的原理和操作流程。顯然,抽象性的教學方式,會降低這類物理實驗的教學效果。而現代教育資源的發展,使得當前課堂教學環境向著信息化方向靠攏,因此,在向學生教授物理知識中,教師也可以使用現代教育資源,變革以往實驗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直觀化的教育模式中,完成對實驗的有效認知。
例如,在教授“觀察兩球落地的先后”這一實驗中,由于學校缺乏“平拋豎落儀”等器材,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實驗視頻的形式,完成本實驗的教學活動。在課下,教師根據本實驗的內容,在網絡中進行檢索,找到實驗操作的流程并下載。在課堂中,教師先采用理論講解的方式,向學生簡要介紹本實驗的原理和操作的流程,讓學生對本實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隨后,教師將提前準備的實驗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透過實驗視頻的形式,提升認知的效果。
不難看出,在開展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使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進行實驗學習的路徑,能夠有效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
三、開展合作活動,突出學生課堂本位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指出,學生基于自身的知識經驗,對新認知的內容進行理解,從而完成對基礎知識的建構,其中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因此,在開展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積極應用合作活動的形式,突出學生的課堂本位性,從而提升物理知識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電磁振蕩》中,教師先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小組人員的安排,使得每個小組中的學生之間具有互異性。之后,教師圍繞《電磁振蕩》中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任務的設定,指出學生討論的方向。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開展討論活動,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深化對《電磁振蕩》中內容的認知,以便在發揮學生集體智慧中,實現本節課的有效教學。
總而言之,在開展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入生活元素、使用信息技術,以及開展合作活動等策略,都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認知物理知識的質量,建立有效物理課堂。但是,一線高中物理教師也應當認識到,真正地實現高中物理課堂的建構,并不是單純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實的,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多方位多角度積極創建新穎的教學手段,并在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從而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逐步搭建高品質的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徐以文.淺談高中物理教學與生活[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105.
[2]孫曉明.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索[J].中學理科園地,2017,13(0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