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凡瑩



摘要:本文以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7年年報為例,結合俱樂部經營管理模式的特點,對其上市近三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評價其盈利能力,并探究影響其經營管理和盈利能力的因素,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足球俱樂部 盈利能力 經營管理
一、廣州恒大淘寶的經營模式
(一)采購模式
廣州恒大淘寶的采購模式與一般的商業企業相類似,只是采購的標的物比較特殊,包括球員采購、球迷周邊產品采購和其他產品采購。
1.球員采購。球員采購是在每個賽季轉會期之前,由教練組根據俱樂部戰略需要擬定當年需要購買球員的清單,俱樂部專門部門按照上述清單與需購買球員的經紀人及球員所在的俱樂部取得聯系,然后與球員所在的俱樂部單獨洽談轉會費,并與球員經紀人洽談球員待遇,談判達成一致后,簽訂相關的轉會合同及聘用合同,引進相應的球員資源。球員資源是俱樂部最重要的采購項目,是俱樂部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公司控制的、預期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一項資源,因此球員資源符合會計準則對資產的定義。球員資源與其他資產相結合,能夠提供吸引消費者的足球比賽或產品和服務,間接導致經濟利益流入公司;或在某一個轉會期直接出售球員,可以直接導致經濟利益流入公司。對于廣州恒大淘寶來說,球迷數量龐大,球隊在中超的地位穩定在較高水平,因此消費者的觀賽等需求比較穩定;而廣州恒大淘寶的足球競技實力很強,因此上述兩項經濟利益流入公司的可能性很大。球員資源存在一個活躍的、有組織的轉會市場,其成本能夠可靠計量;特殊情況如俱樂部取得自由轉會球員,取得時并未付出成本,可以通過估值工具,如未來工資報酬折現法來進行合理估值。所以說,球員資源滿足資產定義,同時也滿足資產的確認條件。由于球員的采購是通過與球員及其所在俱樂部簽訂轉會合同和聘用合同,實質上是對球員使用權的購買,因此應作為無形資產確認。
2.球迷周邊產品采購。公司一定時期內會與幾家固定的供應商或贊助商簽訂協議,在各賽季初根據球隊當季比賽裝備款式,結合現時市場需求及上一年度銷售情況,制定出需要購買的球迷產品種類和數量清單,下單給上述供應商進行采購。采購的球迷周邊產品為公司持有以備出售的商品;根據廣州恒大淘寶在國內的影響力和競技實力判斷,這些商品相關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球迷周邊產品存在同類產品的活躍市場,其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因此采購的球迷周邊產品作為存貨核算。
3.其他產品采購。其他產品包括球隊后勤商品、廣告產品等,根據教練組、廣告客戶等提出的具體要求,形成采購清單,由公司專門的采購部門按照市場價格進行集中采購。
(二)銷售模式
1.門票銷售。比賽門票分為套票和單場票。套票可以觀看球隊當賽季中超聯賽、足協杯及亞冠小組賽全部主場比賽,價格分為500元(學生票)、6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六檔,且從2015年起至2018年保持不變,旨在維護廣大球迷的利益。除此之外,2018年新賽季套票包裝升級為套票禮盒,內含球隊徽章,且附送紅色球迷服一件。單場票分為低價場和高價場,根據比賽等級和對手水平定價,且近幾年小有上漲。門票銷售途徑有官網銷售和現場銷售,涉及直銷和代銷兩種模式。
2.周邊產品銷售。俱樂部周邊產品均通過直銷的模式進行,主要銷售渠道包括實體店、天貓旗艦店等。
3.廣告及授權服務的銷售。廣告及授權服務的銷售也采用直銷模式。俱樂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供授權服務項目并制定價格,通過召開廣告資源推薦會與客戶簽訂協議。
二、收入情況分析
(一)主要營業收入分析
廣州恒大淘寶的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根據其財務報告顯示,其他業務收入為出租球員獲得的租金收入,然而自2015年以來,由于球員的薪酬數額十分龐大,俱樂部改變了租賃核算模式:由承租方承擔部分球員薪酬,出租方承擔另一部分球員薪酬,而不收取租金,因此自2015年以來其他業務收入為0。對于職業足球俱樂部來說,自己的球員主要經濟職能是為本俱樂部效力,為本俱樂部帶來相關的經濟利益,因此球員出租屬于俱樂部的其他業務而非主營業務,將由出租方承擔的出租球員薪酬計入其他業務成本。俱樂部的主營業務收入包括門票收入、廣告收入、比賽出場費及獎金收入、商品銷售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影響其變動的因素種類多且不穩定,使主營業務收入面臨較大風險。
根據表中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門票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五成,達到2億元,主要是受廣州恒大淘寶良好戰績的影響:衛冕中超聯賽冠軍,實現中超五連冠,繼2013年之后再次奪得亞冠冠軍,并代表亞洲參加世俱杯比賽;2016年門票收入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俱樂部亞冠聯賽失利;2017年同樣在亞冠聯賽中表現不佳,門票收入與2016年基本持平。就廣告收入而言,2015年俱樂部主動放棄了一些分散的小額廣告客戶,改變了廣告招商服務策略,導致本年廣告收入較少,僅占33.29%;2016年新增了中超公司、老板電器等廣告客戶,并采取了精準營銷策略,使廣告收入大幅增長;2017年也維持在同等水平,占主營業務收入70%以上。就比賽出場費或獎金收入來說,2015年的部分出場費和獎金要到2016年才能確認,因此其數額較低,僅占4.74%;2016年較2015年大幅增長,主要是中超公司轉播收入分配給俱樂部的數額增加,同時調整參賽費按比賽名次進行分配;2017年較2016年有一個明顯的下降,主要是由于2016年受到2015年世俱杯獎金的影響。商品銷售收入與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所占比重較小,其中商品銷售收入的波動主導了二者收入總額的變化:2015年俱樂部奪得亞冠冠軍,使球迷周邊產品銷售大幅增加,而2016與2017年銷售明顯減少;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主要是游戲授權和球迷周邊產品授權,比例較小且各年保持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