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五年制高職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情況,專業對口率不容樂觀,這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有著一定聯系。本文通過對職業生涯規劃在五年制高職教育的現狀分析入手,探索了如何提高職業生涯規劃在五年制高職教育過程中的效果。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職業生涯規劃;就業
五年制高職,是國家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項目,是著重培養就業能力的“技能型大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而五年制高職更傾向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理論上說,學生就業崗位需求較大,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五年制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專業對口情況并不樂觀。據畢業一年以上的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顯示,僅有小部分學生仍在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大多數學生從事著與專業毫無關系的行業或服務業。
很多學生畢業后放棄本專業進而轉行從事“零門檻”的第三產業,這樣的狀況讓教育者惋惜,更突顯了職業生涯規劃在五年制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將職業生涯理念與五年制高職教育學相結合的教育策略。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潛能,在所學專業中合理對自己定位,培養學生基本的專業素養,確立人生的目標,提供奮斗的方向。
一、 職業生涯規劃在五年制高職教育的現狀分析
五年制高職的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從初中畢業后直接進入五年一貫制教育,他們的認知水平、行為習慣、知識基礎等相對落后,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更加缺乏必要的認識。
(一) 學生在專業選擇上的茫然
專業選擇確定了學生的職業發展方向。學生選擇合適的專業,可以幫助學生自身的職業生涯健康有序發展。但是在多年的專業報考志愿填報時發現,學生對專業的選擇非常茫然,只有很小一部分學生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專業,大部分學生的專業都是由父母代為選擇或由老師進行推薦。
世界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大部分人不知道他們的優勢何在。如果你問他們,他們就會呆呆地看著你,或文不對題地大談自己的具體知識。學生對自身的了解就是如此茫然,他們基本沒有測試過自我的職業興趣和能力等,導致了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低,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對剛進入五年制高職的學生進行調查,僅有個別學生對所學專業非常了解或比較了解,有的學生竟然表示對所學專業完全一無所知。他們對自身專業的了解僅僅是從一些宣傳資料或老師的介紹得來,很難做出客觀評價。
(二) 學校對高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高職院校基本被劃歸為公共基礎課程,各個專業在共同的教學大綱下制訂統一的教學計劃,這樣的集中管理教學,有利于學校統一管理從而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但是卻忽視了專業的差異、學生個體的差異。
學生缺乏職業經歷,他們在學習專業課程時,會遇到相關專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但目前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定位僅僅局限于就業指導及職業發展定向,大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教學設計滯后,成效不明顯。如果能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其專業課程進行有機結合,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三) 學生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薄弱
五年制高職學生處于從學校到社會過渡的交接時期,心理上也從依賴漸漸走向獨立。處于這個時期的他們,對職業理想倍感好奇,但是卻沒有理性的思考和規劃,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不夠,自己較難獨立完成對自身的職業生涯設計,這對其職業生涯的發展是不利的,急需加強引導和教育。
二、 職業生涯規劃在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 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重視程度
教師在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時,首先需要通過多種引導方法讓學生對自己有全面的、客觀的、恰當的基本認識,對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思想、價值觀有個實事求是的評價。操作途徑有很多,比如可以通過“自評”“互評”等形式和同學們面對面評價,也可以運用一些評價軟件或心理測試題等形式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知道“我是誰”“我的優點和缺點”“我擅長做什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對自己進行精準定位,不光了解現在的“我”,更要對將來的“我”有個直觀認識,確定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并制定一系列計劃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這也是學生自己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依據。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除了需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外,學生還需要了解市場的需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時,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介紹一些職業分類和職業發展的內容,讓學生對將來從事的職業環境、社會環境有個基本的認識。社會實踐活動是個很好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直觀感受到每一個職位的具體職責、工作流程、工作環境等,還可以體會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在具體崗位上的要求。參加校園招聘會或瀏覽人才市場網站也是個省時省力的好方法,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可以知道目前市場上的職業發展趨勢,了解單位用人信息和具體要求,幫助學生明晰所學專業在社會中的地位及人才需求,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明確目標,而這個目標應該是切實可行的。這個目標的確立,除了要結合自身的興趣能力外,還要考慮社會發展的需求、職業變化的宏觀趨勢從而綜合考慮。在校期間,我們可以舉辦相關講座或者沙龍,讓學生明白職業目標不是憑空想象的;可以舉行主題征文或者手抄報,引導學生確立合適的職業理想。
(二) 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應具有貫穿性及延展性
職業生涯規劃是門課程,但它也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需要在實施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明晰職業生涯的實施步驟,并讓學生學會用職業生涯理念貫穿一生對職業道路進行規劃。每名高職學生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用文本的形式展現近期的計劃和長遠的規劃,并以此作為自身職業生涯行動的指南。
因為專業的不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教學時也應該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延展至專業課堂中去,通過介紹該專業的發展背景、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職業興趣,學生在制定自身的職業規劃時,可以有的放矢,更加堅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并朝著自己的目標奮力前行。
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職業學校培養專業人才的第一步,也是貫穿始終的重要一步,這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職業生涯規劃能深入每個職校學子的心,讓他們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提高專業素養,選擇合適的道路,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輝煌!
作者簡介:
魏靜,江蘇省揚州市,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