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藝術對于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細節教學的藝術,精心設計教學細節、科學處置教學細節,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學生更加樂學、善學數學。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為例,對細節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希冀研究結果能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細節教學;精彩課堂
一、 加強對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的關注
新課程標準強調,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考慮數學自身特征基礎上,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心理規律,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要將小學數學課程打造成激發學生興趣與好奇心的平臺,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儲備,并貼近其生活實踐與經驗進行細節教學。例如,在學習《認識時、分、秒》課程內容時,教學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認識整時及接近整時的時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與經驗,從細節處著手,為學生創建生動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能高效、高質地實現快速學習。教師在介紹課題后,順手畫出鐘表圓盤的圖形,然后追問學生:“同學們,我畫的是一個什么圖形?”學生很快就會依據生活經驗回答。教師可繼續進行追問:“那你們認為,在這個表盤上應該設置什么內容呢?”學生就會說有數字、圖案等。教師可讓學生回答表盤上都有什么數字,應該怎么排列呢?可以讓學生分別進行排列,學生完成數字排列后,教師就可以板書:時針、分針。
二、 重視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結構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研究教學內容,積極應用直觀這一細節,來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感知數學知識的不同形式,這樣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新思維力。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年歷,觀察完后,再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并對不同時間單位的關系進行思考。在學習大月、小月知識時,教師要提供多種記憶方法,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主記憶,以提高記憶的有效性。最后再應用不同的方法計算一年有多少天。分析小學數學教材,就可以看出其編排意圖就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對知識進行生動直觀的呈現,通過生活中的數學,來達到數學學習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的有機融合。
三、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力
數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課程,其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數學知識特點來看,其在培養人的創新思維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數學課程中挖掘練習材料,并對其細節進行處理,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及創新能力。
例如,學習《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時,教師可設計這樣的練習題:事先準備若干長度不同的小棒,如3厘米、4厘米的小棒各兩根,5厘米的小棒1根,8厘米的小棒4根,引導學生進行排列,圍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從而提高學生對兩種形狀的認知與理解。但此種練習相對簡單,教師可將8厘米的小棒縮減為2根,通過這樣的細節調整,來增加此道練習題的難度,以激發起學生的挑戰精神和創新欲望。因為縮減小棒數量后,學生大多圍成的是長方形,如果圍成正方形,需要用兩根8厘米的小棒圍成正方形的一組鄰邊,然后再用兩根4厘米的小棒和3厘米、5厘米的小棒共同圍成另一組鄰邊。這樣就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學習靈活應用數學知識。
四、 科學應用教學語言精準打造細節
新課標強調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合作者。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的,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在當今以生為本的教學中,教師要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用科學的教學語言,來打造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教學細節,以更好地進行以趣激學。
(一) 變簡單的對錯評判為建議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如果學生存在分歧,那教師就是權威的評判者。教師說對就是對,學生只有無條件接受與服從。這種教學模式培養的學生缺少個性與主見,也沒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要改變簡單的評判,激勵學生進行創新思考,尊重學生的獨到見解,并在多樣化的評價中融入建議,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師的評價要充滿彈性,切入點要巧妙,多應用鼓勵性的語言,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及勇于探索的信心。
(二) 變生硬的指令為商討
小學數學教師會經常將教案作為教學活動的依據,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學等,都在課堂教學前進行了精密的編排。教師們的課堂語言也大多是指令型的,如“請這位同學上臺表演”,無論語氣,還是語調,都缺少情感。教師可換一種商討的、鼓勵性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如“誰愿意上臺來試一試?”“同學們,你們想聽×××同學的想法嗎?”,通過語氣、語調細節的轉變,師生之間的情感得到有效的增進,課堂氛圍也更加活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變得更高。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涓流無以成江河”。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細節雖小,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欣賞細節、關注細節,以生為本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開展細節教學,才能打造出更加精彩的課堂,提升小學數學課堂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孫鄒飛.注重細節,讓“云平臺”在小學數學集體備課中“落地生根”——依托云平臺開展集體備課經驗介紹[J].華夏教師,2018(21):84.
[2]其其格瑪.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8(9):112.
[3]林江蓉.細嚼慢咽品出味——例談對小學數學教材的細節關注和處理[J].才智,2018(10):145.
作者簡介:
何志良,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