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思維過程的指向性來進行劃分,可將初中生的思維分成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兩種形式,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概念、定理和公式等的正向推理過程,而忽略了對他們逆向思維的培養,這很容易使初中生形成思維定勢,影響他們的解題思路和數學思維的形成等。為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以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逆向思維;教學策略
逆向思維與傳統思維模式有著本質的不同,目前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有限,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比較單一,這都給教師的教學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困擾。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做到以學生為本,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真正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他們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 在概念教學中運用逆向思維
教師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逆向思維,可以使學生發現數學探究學習的樂趣,從而幫助他們深刻掌握所學概念。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學習同類項的概念時,如果在兩個單項式中,它們所含的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分別相同,這樣的兩個單項式我們就稱之為是同類項,此外所有的常數都是同類項。初中生能把概念背誦得非常熟練,但是在做題的時候卻經常出錯,即在兩個單項式3a2b3和8a3b2中,有很多學生會忽略定義中相同字母的指數相同這一點,而錯誤地認為這兩個單項式是同類項。這樣教師就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逆向思維,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教師可給出如下題目:如果-amb3和2a2bn是同類項,那么m和n的值分別是多少呢?這就需要學生從概念入手,進行逆向思考,如果對應字母的指數相同,這樣的式子就是同類項,學生可得出答案m=2和n=3。
現階段,初中數學教材上的概念還是很多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運用逆向思維,以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為他們后續的學習過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在公式教學中運用逆向思維
教師在初中數學公式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逆向思維,可以促使學生合理運用公式,并提高他們的解題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學習《勾股定理》部分知識時,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定理,即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a2+b2=c2),這在實際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先給出如下練習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b、c是三角形對應的三條邊,則:(1)c=( ),(2)a=( ),(3)b=( ),這是對公式的基本變形。當學生熟練掌握勾股定理公式的不同形式之后,教師可再給學生布置各種練習題,包括已知斜邊和其中的一條直角邊,求另一條直角邊的長度;已知兩個銳角的度數和斜邊上的中線,求相應邊的長度等,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思路能打開,對公式的理解也更加到位。
總之,在公式教學中運用逆向思維,能促使初中生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并發現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他們在解題的過程中,也能熟練運用多個公式,這有利于他們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三、 在證明題中運用逆向思維
證明題經常出現在幾何部分,需要學生分析和求證線段、兩個圖形之間的關系等。這樣教師就可在證明題教學的過程中,運用逆向思維,促使初中生從結論倒著推出已知條件,從而獲取解題思路。
例如在題目“如圖1,△ABD和△AEC都是等邊三角形,試求證BE=DC”中,要證明BE=DC,需要先得出△ABE和△ADC全等的結論,而要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呢?學生能夠找到解題的思路,證明思路也更加清晰。而對于一些無法從常規角度入手證明的題目,我們還可以在逆向思維的基礎上,采用反證法來說明。即在題目“三角形中至少有一個角不大于60°”中,可用反證法假設三角形中所有的角都大于60°,此時三個角的和是大于3×60°=180°的,這與三角形內角和的定義相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可得出原命題是正確的。通過反證法的運用,能進一步完善初中生的思維,使他們養成更加縝密的思維習慣。
有很多數學題雖然看起來很復雜,但是只要找準解題思路,再難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初中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并注重逆向思維和數形結合等思想的融合,以使初中生在實踐和鍛煉中養成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 在一題多解中運用逆向思維
在初中數學中,有很多題目的解題思路并不是唯一的,這樣教師就可借助逆向思維培養初中生一題多解的能力,并同時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更好地為初中生服務。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學習解一元二次方程部分知識時,用到的解方程方法主要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初中生對這三種方法的熟練程度不同,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鼓勵初中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解方程的方法,即在方程3x2-6x-1=0中,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而且x2的系數不是1,很多學生更傾向于用公式法解答,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會選配方法,當學生解出x的值之后,教師就可鼓勵他們利用逆向思維,把x的值再代入到原式中,一是檢查一下答案是否正確,二是也能幫助學生思考這兩種解題思路究竟哪一種更簡單??傊\用逆向思維,能使初中生及時發現錯誤,提高他們解方程的正確率,同時促進他們計算能力的提升。
在一題多解中運用逆向思維,能提高初中生的創造力,同時還能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初中生從多個角度思考數學問題,并利用逆向思維對數學題進行倒推等,從而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養。
五、 結語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教材中理論知識的順逆關系入手,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模式,同時還應該把逆向思維教學滲透到數學知識的方方面面,不僅是概念、公式、證明題等,還應該包含應用題、規律探究題等,從而真正提升初中生的數學水平,促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白北平.逆向思維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2018(24):85-86.
[2]龔美玉.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38-139.
作者簡介:
黃貞廉,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