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夢
摘 要: 會展專業畢業生的高流失率現象,是阻礙會展業發展的不容小覷問題。高流失率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院校、企業、學生自身、行業發展階段等。本文從各利益相關主體的角度出發,提出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會展專業畢業生 行業流失
一、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國會展業的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隨之擴大。據相關機構統計,全國開設會展方向專業的高職院校達到160所之多,每年為行業輸送大量人才,這其中高職院校占到了一半以上。然而,會展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卻不容樂觀,一些學生在就業之初就選擇與會展行業不太相關的其他行業,或者在行業停留一段時間便跳槽轉行,畢業生行業停留率較低,導致會展專業人才的浪費。會展企業在招聘時不會做嚴格的專業限制,會展專業畢業生在求職時并沒有明顯的優勢。
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根據對畢業生的追蹤調查顯示,初次就業進入會展公司及相關部門的占總數的70%左右,畢業一年后通過電話、微信、問卷調查及參訪單位,發現堅持在會展行業的畢業生僅剩45%。多數畢業生就業后認為“會展工作和想象中不一樣,期望和實際有落差”。會展行業并不似想象般光鮮,導致一些畢業生短時間內離職,另謀職業。會展企業抱怨會展專業畢業生缺乏實踐能力,眼高手低,遇到問題缺少積極面對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直接辭職走人。
二、流失原因分析
(一)高職院校未能真正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清晰。高校包括高職院校往往以培養會展綜合高端人才為主要目標,但會展行業的特性決定會展策劃、設計和組織人才容量有限,企業真正大量需要的是展會營銷、展臺搭建、展品運輸、接待、咨詢等操作性強的支持型和輔助型人才,院校對學生的教育更多的是以會展核心崗位為就業目標的引導和提高,學校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的脫節是導致行業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
二,會展業是實踐性較強的行業,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半路出家,沒有從事會展操作的實踐經驗,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實踐實訓環節少,實訓條件較差,缺少企業真實的實訓情景和案例。雖有頂崗實習的環節,但學生大多從事驗證、引導和接待等會展外圍低層次、簡單化工作,專業能力不能得到實質性提升,實踐能力達不到職業崗位的要求。
三,校企合作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實施。雖然國內的會展教育從一開始就強調實踐和校企雙方的互利合作,但在實際運行中,如何使校企雙方積極主動地參與,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實深入教學和科研領域,無論是制度還是實施規則都是缺乏的,總之,真正意義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沒有真正落實。
(二)會展企業用人觀念有偏差、機制不健全
企業要求學生一入職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初入職場的畢業生缺乏足夠的關注,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全面培訓,缺乏對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對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管理系主任劉大可博士的觀點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認為業內很多人提出“量身定制”“拿來就用”等觀點,是不懂教育的表現,是在對教育進行誤導。真正有用的人才應該包含三層含義:要會動腦,要了解行業的運行規律,清楚分析事物的來龍去脈和邏輯關系;要會動手,清楚了解會展活動有哪些環節,這些環節如何操作;要會學習,事物總是在變化的,善于不斷接受新事物。人才培養應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企業也要主動承擔起這樣的社會責任。會展企業應該把握畢業生成長和發展規律,給予足夠的機會和關注,幫助其成長。
另外,畢業生的行業停留率也是跟行業發展所處階段聯系在一起的,以青島市為例,市場上的會展公司大多是中小企業,其中有些以從事婚慶禮儀、廣告策劃等方面的業務為主,真正形成規模的大型會展公司為數不多。一些會展公司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制度,有的一人身兼企業法人、創作總監、執行總監等數職,大小事情一把抓,對員工一般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根據單位的業務量、會展獨有的季節性差異,任意聘用或解聘,員工的權益根本難以得到保障。一些員工只關心自身的短期利益,并不會盡心盡力,中途離職的現象屢見不鮮。
(三)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力
會展行業是一個寬領域、跨學科的行業,其所需的就業能力除了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全面的知識結構外還要有一定的創新性。這些都對會展專業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這要求會展專業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獲取知識。但高職院校學生大多具有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低的特點,導致會展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多數不理想,核心競爭力不突出,一些學生外語不過關、與客戶溝通能力弱、責任心不強,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明顯不足。另外,學生擇業受到功利化、理想化的觀念影響,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選擇跳槽逃避而不是想辦法解決。
(四)行業發展所處階段是高流失率的外在因素
目前,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視城市會展業發展,從全國范圍來看,會展業規模持續增長,會展經濟產值不斷擴大,但各地發展狀況并不平衡,會展業的發展水平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除北上廣深等城市外,大部分城市的會展業尚處于發展中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以青島市為例,青島市會展業雖然取得一系列的成績,但存在管理體制不健全、人才缺乏、融資渠道單一、企業規模較小實力不夠雄厚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當前的會展市場缺乏足夠的優質項目,一些好的項目難以做大做強,會展專業學生就業市場質量有待提升。
三、提高學生行業停留率的對策
為了使會展專業畢業生在會展企業、會展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行業對口就業率和停留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高職院校要努力強化人才培養的效果
1.準確定位培養目標,打造多角度知識體系。
高職院校應更多地立足實際,及時轉變思想,改變把培養會展核心人才作為教育目標的千篇一律的想法,將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實踐操作層面的工作上。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除去專業核心課程外,加強會展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拓展方面的課程,注重人文教育、就業指導,加強他們普遍存在的創新能力弱、職業素養缺失等薄弱環節,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知識體系,提高其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2.加大實踐性教學的力度,增強實效。
從青島市幾家知名會展公司羅列的任職資格看,絕大多數職位要求有三類:學歷、經驗和能力。這告訴我們實踐的重要性,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實踐中鍛煉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首先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合作,建立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培養機制,把企業實踐過的會展活動案例引入日常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夠了解現實會展活動的具體操作流程,有機會參與企業真實的市場項目運作,現場體驗具體運作過程并進行分析,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其次,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教師不僅要懂理論,更要懂實踐,通過教師企業掛職、參與企業項目等途徑增強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再次,院校要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項目化教學,讓學生有機會完整完成一個項目的全過程;打造先進的實訓室和實訓設備,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展臺的設計、展位的搭建、模擬展會現場實況等。
(二)會展企業要用心培養留住人才
企業要用人,必須先留人。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流失是企業最痛心的事情,企業要更好地培養、引導和管理。要構建規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到崗位到人、責任到人,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做到人盡其用,為畢業生創造施展才華的平臺。注重從組織架構、激勵機制等方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對于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在工作中出現的心理落差和不適應現象,要及時關注并給予指導,幫助其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和團隊建設項目,增強團隊的向心力,打造學習型團隊。
(三)學生要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
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努力拓寬知識面,會展業涵蓋經濟、管理、市場營銷、廣告設計等眾多領域,根據目標就業崗位的不同,學生應著重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并進行相關的實踐,這樣才能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優勢,突出自己的能力,成為真正的復合型人才。會展專業的高職畢業生要全面充分地認知自己,樹立良好的擇業心態,對自己有準確合理的定位,選擇適合自己的以實現個人價值的、有益發展的理性因素作為就業出發點,切忌好高騖遠,過于看重待遇、地域等因素。
(四)政府部門要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人才的行業停留率最終要看的是行業的整體發展態勢。行業發展態勢好,發展空間大,人才進入和停留率就會更高一些。目前,會展中小企業是高職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政府一方面要出臺政策促進會展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只有行業不斷發展,企業不斷壯大,才能從客觀上促進人才市場需求,為會展畢業生提供更多和更好的就業平臺。
四、結語
行業的發展最終要靠人才的推動,只有讓人才留在行業并做到人盡其才,行業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避免會展人才流失問題并不是哪一個單位或個人的責任,要靠學校、企業及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共同努力完成,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張少芳.高校會展人才培養與需求對接問題的調查研究——以天津市為例[J].職業時空,2015,11(11):95-98.
[2]溫娟.天津高職院校會展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以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
[3]邱雪峰,余構雄.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1):166-168.
[4]施誼,佟喜彥.高職院校會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應用技術學報,2011,11(3):27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