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存在問題,進而導致初中音樂教學工作難以高效開展。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質量為切入點,探求初中音樂教學的新路徑,以有效提高其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參與意識;策略
一、 引言
在現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且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側重點的加強基礎教學,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向課外擴展,以此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現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結合音樂藝術獨特的表現特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且能夠通過相應的實踐活動,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二、 初中音樂教學現狀
加強初中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同時能夠讓學生學習多元化的文化,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現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進而導致其教學工作流于形式化,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導致其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對于部分學校來說,為了有效提高其升學率,音樂教學常常被忽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的種類更加豐富,進而導致初中音樂教學更加傾向于流行音樂的教學,忽略了古典音樂的教學工作。事實上,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加強古典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能力,以借助古典音樂獨特的風格,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對于學生來說,由于每一位學生對音樂都有不同的理解,而機械化的教學方式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損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在現階段的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則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以增強初中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三、 探索初中音樂教學新路徑
(一) 激發學生興趣,發揮想象力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有效增強初中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且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審美情感的體驗。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則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以深入聆聽音樂,且能夠在聆聽的過程當中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營造一個具體的情境,進而幫助學生以更好的品味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內容。相對于語文,英語,數學等其他科目的教學來說,音樂教學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而廣闊的空間,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在想象的過程當中能夠結合其自身的經歷和生活經驗深層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相應的教學內容拆分成不同段落,以通過段落式的播放,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將學生引入到廣闊的音樂天地,身臨其境的感受音樂藝術,以達到審美教學的目的。
(二) 調動學生積極性,擴展比較
在初中音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則要求教師在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能夠適時的增加其教學難度,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加強教學設計,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習能力較強且具有良好音樂素養的同學來說,可以適當地增加其教學難度,有效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地向課外擴展,以通過課內外的對比學習,進一步深化其相應教學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習能力較差且缺乏音樂審美能力的學生來說,則可以加強基礎訓練,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完成相應的學習內容之后,讓學生進行語言描述,描述其所聽到的音樂內容所想象出來的畫面,以及自身的感受。通過分享的方式,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借助不同的音樂,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當中,能夠身臨其境的去感受,去品味,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學會品味音樂中的美和情。
(三) 加強教學評價,加強反思
在初中音樂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其相應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其教學方式,且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讓學生能夠按照教師要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同時,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把握音樂中所蘊含的形象和情感,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音樂和感受音樂。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則需要教師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且能夠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自主探索,且能夠主動的與他人溝通交流,以此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進行個人演唱,分角色演唱,合唱,模擬表演等具體的活動,在相應的活動當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趣味濃厚,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增強其學習效果。在開展相應活動的過程當中,則要求教師能夠進行適當的教學評價,以幫助學生明確其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強學習反思,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四、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提高其教學質量,則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斷優化其教學方式,以增強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同時還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有效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應越.它山之石可以“賞”樂——初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實踐.中學教學參考,2018(3).
[2]庫爾班江·艾孜麥提.初中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探索.音樂大觀,2013(3).
[3]茅林紅.初中音樂教學中鑒賞能力的培養探討.成才之路,2013(23).
作者簡介:
劉照平,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