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龍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具備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科知識,因其嚴密的理科邏輯思維,讓所有學生覺得難以完全理解。這篇論文就研究了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會遇到的困難,并且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困難的學習方法,旨在為高中物理教師提供有價值的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困難問題;解決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物理學習問題較多,學生的物理成績差距也較大。在面對學生學習困難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認知,提高教學策略的時效性價值,確保能對學科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優化教學,從而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的同時,輔助學生學好高中物理。
一、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會遇到的困難
(一)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的困難
首先,由于高中物理知識點本身難度較大,學生難以理解、教授難度大,加上高中物理知識較為繁瑣,作為一門基礎性和實驗性結合在一起的理科性課程,學生缺乏實驗邏輯思維,很容易淹沒在物理大量的公式和知識點中,學習成績也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剛開始的物理學習并不難,學生的成績差距也不是很大。但是隨著知識點的不斷增多,學生會在學習中遭遇困難和瓶頸,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策略,容易表現出心理失控的問題,越學越不會,越不會越不想學,漸漸地學生就會變得更加自卑,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另外,多數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還在利用文科的學習理念,等著教師進行面面俱到的講解,甚至會直接套用公式和例題,機械性的學習會導致學生無法拓展思路。
(二)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教師會遇到的困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迫于高考的壓力多數都在采用傳統的題海戰術,在物理教學內容和學習機制選取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沒有建立有效的激發式教學策略,學生在單一化的教學結構中,學習成績也得不到有效的優化。
由于課程限制,加上學生產生的厭惡感,就會導致學生和高中物理教師之間缺乏學習溝通,教師的教學目標沒有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基本學情,也會導致學生認知規律無法得到有效的踐行,學生自然不會取得很好的物理成績。教師在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方式選取過程中,缺乏對學困生的理解和管理,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和學習機制的培養,導致教師教學工作進度難以保證,教學工作無法順利展開。
二、解決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困難的學習和教學方法
(一)高中物理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物理思維,形成元認知學習策略。
高中物理教師在研究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基本學情出發,建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提高高中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物理理性思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只有保證學生喜歡學習物理,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確保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高中物理的樂趣。另外,教師要利用情感教育給予學生有效的教學建議,引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元認知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確保教學行為的持續性,借助實踐教學提高學生體驗元認知結構,從而在實踐中獲得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物理老師應該通過積極的鼓勵方式,實現師生互動
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物理實驗引導學生,通過鼓勵式的教學方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高中物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增強高中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高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物理教師要借助有效的教學機制提高激勵效應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作用,確保教師能借助不同的教學路徑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從而將教師對學生成績的期待轉化成學生對自身成績的期待,真正建立尊重信任且和諧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確保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得到雙向提升。
(三)高中物理老師應該展開差異化教學
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有的學生擅長理性思維,有的學生擅長文科思維。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了解不同學生的基本素質,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學框架,確保差異化教學能輔助不同性格和學習機制的學生獲得有效的學習效果。在差異化教學運行過程中,教師要綜合管理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對整體知識進行建構后,強化基準教學和拔高教學之間的協調能力,系統化地傳授物理知識,確保學生能在學習反思和知識梳理歸納的過程中提升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彭永明.高中物理學習過程的困難和處理方法[J].亞太教育,2016(2):139.
[2]蔡艷群.淺議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及應對策略[J].試題與研究,2014(4):52.
[3]甘敏.高中物理教育中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5(10):204-205.
編輯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