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所謂微課,即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相應理論和實踐內容的生動呈現,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有關課程的能力。由此,在強調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的必要性基礎上,探討日后借助微課激活傳統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激活策略
傳統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只得被動聽講和機械式記憶相關知識點,學習自主性被嚴重削弱,無法實現全面發展。而自從我國大力實施新課改之后,微課技術便得以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深入性貫穿,同時更引起較多師生的認可。至于利用微課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借助微課來激活傳統初中數學課堂的策略等內容,以下為內容詳述。
一、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融入微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處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將教材內容和信息技術有機融合,充分凸顯學生的中心地位和主體特征,從而營造出更加和諧生動的互動氛圍,令學生不斷強化學習數學的興趣。久而久之,初中生就會透過網絡及時查缺補漏和自我拓展,從而有效地提升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為學生爭取更多的數學學習時間
選擇在初中數學課堂中使用微課技術,可以持續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并學習時間。如教師可以定期錄制有關不同課題內容的課件資源,讓學生在課后隨時隨地點播學習,避免數學學習重復出現盲目性問題并適當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有機改善整個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有益于令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微課教學可以使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主要原因就是微課主張使學生自主點播和觀看微視頻內容,透過當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探討、和教師的在線疑難解答,來更高水平的完成課后作業,從而大幅度地提升數學課程的學習效率。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形成系統化學習數學課程的自信心,能夠堅持利用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二、借助微課來激活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課前預習方面
為了有機改善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教師會安排學生提前進行預習,而為避免學生預習出現盲目性問題,就應該提供翔實的課件資源。即在微課內容設計時保證將課堂內容精華進行簡潔性歸納,方便學生快速明確不同階段的重點、難點部分,從而獲取更高的學習效率。
(二)課堂導入方面
課堂導入是否科學合理,會直接影響到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成效,以及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意識。以往課堂導入中,教師習慣于直接闡明重點,根本無法激發學生探究欲望。面對這類消極狀況,教師可以考慮在導入活動中引入微課技術,即令學生在觀看生動性微課視頻的同時,鎖定興趣感知點,在潛移默化中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養分;再就是鼓勵學生在觀看微課內容后及時提問,力求在獲得教師適當啟發之后達到思維、視野拓展的目的。如在進行二次函數圖象和特性講解前,教師為了令原本繁瑣的教材內容得到更加直觀、形象性的呈現,可以借助微課先將y=x2,y=2x2,y=2x2+1,y=2x2+x+1等函數圖象有序地演示出來,之后再將這些圖形放置在相同的坐標系之中,令學生依照它們之間的變化細節進行思索,從而快速準確性地梳理出二次函數的特性和對應圖象的制作技巧,為高效率學習后續重要的知識點,做足準備工作。
(三)重要知識點傳授方面
初中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點時,要力求令學生快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基礎上,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意識,從而令他們全程集中注意力。具體方式則是及時挖掘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隨后配合微課技術進行生動和趣味的演示,令學生能夠予以快速地記憶和掌握。如在進行尺規作圖課題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來演示利用尺規作圖的方法步驟。如:在教授作線段等于已知線段時,學生完整觀看之后可以直接動手嘗試,在深切領悟到數學作圖語言和圖形的和諧統一關系前提下,配合規范性的語言來表述作圖過程并進行邏輯推理驗證,從而深化記憶。
另外,試題講解方面。在初中數學課堂體系中,試題講解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其可以集中性強化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但是部分教師在講解試題時,過程過于枯燥乏味,消磨了學生的鉆研動力不說,還浪費了教師不少的時間精力。基于此,便可以考慮配合微課來生動、直觀性地呈現各類試題的解答細節,令學生在動畫、圖形、色彩等要素渲染作用下,實時增強試題解答的興趣和技能,為日后熟練掌握各個單元知識點,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處于大數據和信息化的時代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師需竭盡全力去加大數學教材內容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力度,隨后憑借全新教學理念和各類生動性的表現形式去制作完善化的微課資源,進而吸納更多學生的關注并成功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欲望。久而久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水平勢必煥然一新,這些都是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所無法達到的。
參考文獻:
[1]徐占亞.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26):104-108.
[2]李瑞曉.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22(6):74-89.
[3]翁珠芳.論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17(15):113-12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