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紫英 毛文成
【摘 要】本文對在護理人員職業環境中常見的事故性、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等職業危害因素和可能對護理人員妊娠產生的危害展開綜述,旨在提高護理人員對各種職業危害鑒別能力和增強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促進醫院重視各種職業危害因素可能對護理人員妊娠期健康產生的危害,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保障護理人員的妊娠期健康。
【關鍵詞】護理人員,先兆流產,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1 護理人員先兆流產現狀
先兆流產是早期孕期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20%-25%,先兆流產的結局對于妊娠婦女及其家人庭是一件非常焦慮的事情,據報道在有先兆流產征象的妊娠中,大約有15%的妊娠以流產告終[1]在醫院內,由于工作的需要,護理人員經常接觸具有感染性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不可避免地要與各種有害的理化、生物因子接觸而造成危害。寒汐調查報告[2]護士的工作負荷大,尤其還會面對很多的死亡情況,面對恐怖和不安,很多護士都有內分泌失調的癥狀,懷孕時非常容易出現先兆流產。我院因先兆流產請假率達90%以上。
2 心理因素
2.1 煩躁與焦慮 家庭及自身件比較特殊的孕婦較易產生這種心理狀態,如有的家 庭或家族是幾代單傳,急切盼望孕婦早日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因而孕婦的心理壓力較大,而一旦出現先兆流產癥狀時,就憂心忡忡,顧慮重重,有的孕婦因丈夫經常出差,一旦出現先兆流產癥狀就擔心無人照顧,而表現極度不安、煩躁與焦慮
2.2 恐懼 多見于新婚不久受孕或婚后長期不孕的妊娠者,當她們發現陰道有少量流血或出現輕微腹痛時,情緒就會極度緊張,既擔心胎兒保不住,又怕保住了后出現胎兒發育不良或胎兒畸形,有的孕婦則擔心流產后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很大的影響,有的孕婦還擔心發生習慣性流產,以后無法再生育。
2.3 失望 這種心理在高齡孕婦和曾有自然流產史的孕婦中較為多見,這類孕婦考慮自身的不利因素較多,消極的吸取以前的教訓,就會表現出失望的心理狀態;而有的自然流產史或習慣性流產史的患者一旦懷孕后就表現出信心不足,精神不振,整天臥床保胎。
3 職業影響因素
3.1 事故性危害 在醫院因為地板濕 、緊急情況下搶救病人極易導致護理人員滑倒、跌倒、絆倒。雖然護理人員工作所需的平均體力勞動強度較低,但護士在護理及治療操作中以站立為主,有時需要彎腰和下蹲工作,在扶病人和為病人翻身時需要全身用力,加之工作繁瑣、忙碌,給護士造成體力上的壓力。長期體位或搬運重病人可引起護理人員急性腰背痛。加重妊娠護理人員腰部不適等。
3.2 物理性危害
3.2.1 無防護接觸放射線及電離輻射 危重患者多的病區及手術室床頭拍片多,護士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接觸放射線。長期接觸電離輻射對放射科室醫護人員的直接影響有白細胞減少、不良生育結構、放射病、致癌、至畸等[3]臨床護士由于經常接觸放射治療后的病人或介入手術中的配合,長期受到低劑量電離輻射,由此產生的蓄積作用也可對健康造成危害。在消毒滅菌工作中,消毒因子(紫外線、臭氧等)大多是對人體有害的,使用不當可引起紫外線眼炎或皮炎,高濃度臭氧吸入可引起氣急、胸悶、肺水腫等。[4]
3.2.2 噪音 噪聲嚴重污染的科室有手術室、急診室、供應室等。主要噪聲來源為機器聲、工作人員對話、電話鈴聲、病人的呻吟聲、物品及儀器移動的聲音等。
3.3 化學性危害
3.3.1 細胞毒性藥物 化療和介入治療廣泛應用于臨床,護士是直接接觸者。由于抗腫瘤藥物在配制過程中可出現含有毒性微粒的氣溶膠或氣霧通過皮膚或呼吸進入人體。護士在準備一些具體有細胞毒性的藥物時不慎暴露的劑量雖小,但日常頻繁接觸會因蓄積作用產生遠期影響,可使免疫力下降,易造成流產、胎兒畸形[5]。有報道研究孕期接觸化療藥物的母親自然流產危險也是明顯增加的。
3.3.2 化學消毒劑 常用的消毒劑有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甲醛、戊二醛等。對人體皮膚粘膜、呼吸道、神經系統均有一定的影響,高濃度甲醛可刺激粘膜引起哮喘,大量接觸甚至可致肺水腫。同時能引起細胞突變。[6]
3.3.3 麻醉廢氣 長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廢氣的污染環境可引起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畸變和生育力降低[6]
3.4 生物性危害 常見的生物性因素為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包括HIV HBV HCV等在內的多種傳染性疾病。可以通過與傳染病人的直接接觸或是接觸污染的物體,病人的分泌物、組織、體液等而導致護理人員感染。
3.5 工作環境危害 胡亞英的調查結果表明,長期處于危重病人的包圍中,生活不規律、工作負荷重、病室內空氣不新鮮、病室內異味,使護士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在全世界的各種職業中護理行業因工作環境造成的護士腰、背、肩疼痛,心功能障礙及流產現象的發生率較高[7]。有文獻報道從事計算機視屏顯示端操作的妊娠婦女自然流產率增高。電腦醫囑系統的普及,使護理人員妊娠期健康又面臨新的危害因素。
參考文獻
謝瑞蘭,先兆流產婦女妊娠結局及相關因素分析[J].2006.135(1):11
寒汐,白衣天使易患哪些疾病[J].健康大視野,2006,8(1):65
王立英,醫護人員職業性損傷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9,37(7):532-534
艾秀蘭,醫務人員職業損傷與防護[J].天津護理,2008,12(1):58
陳運賢,化療潛在的職業危害與防護[J].中國職業醫學,2006,28(4)43-44
羅貞,護士職業安全的危險因素及防護[J].實用護理雜志2006.18(187):45
李映蘭,介紹美國護士的職業防護[J].實用護理雜志,2007.12(2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