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民 董琳晶 高超
【摘 要】近年來,隨著醫學水平不斷提升,我國的醫療體系日趨完善,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醫學建設管理,為國家培養更多醫學人才,需要高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合到高校思想教學之中。本文分析了當代社會主業核心價值體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學生認同狀況;對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內容、建設意義進行了相關探討,并對如何提升醫學大學生德行、思想做提供了相關建議。希望能對相關單位有所啟發。
【關鍵詞】醫學建設管理;核心價值觀;認同狀態
【中圖分類號】R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隨著我國醫學建設日趨完善,下一代醫學接班人思想價值觀培養尤為重要。通過將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觀念扎根在醫學教學中,幫助高校學子對醫學、國情有著清醒認識;借助學生對國家核心價值觀認同觀點分析,能幫助高校采取正確的思想政策引導方案,實現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認識和深化。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概念簡述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提出將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民族創新精神融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十七大報告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了國民教育之中。對于當代社會主義建設而言,社會主業核心價值代表著我國無產階級和工農階級全部利益價值;和資本主義價值不同,核心價值觀代表著中國全體人民,是我國幾千年精神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綜合延續與認同,追求的是以人為本、公平公正、自由解放的思想。
在核心價值觀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蘊含了豐富哲理,他代表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指導、社會主義的發展為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規范,堅持的是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和民主思想的融合。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明發展和科學進步的綜合概括。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推進基層教育思想積極建設,為我國各個領域人才提供思想道德成長沃土。
2 當代醫學學生價值觀念分析
2.1 就業價值觀 從我國醫學學生職業規劃來看,醫學就業范圍廣、薪資待遇高,晉升發展空間大。在高校教學中普遍是以醫學品德、勤奮好學為主要教學指導方向。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更是醫學建設追求價值目標。因此,很多大學生將醫學發展作為人生職業發展目標。“勤學苦讀、尊師敬道”。這種觀念業務被高校較為推廣,得到了大范圍學生認可。
但是在就業發展方面,學生存在較大分歧。部分學生不愿意到基層去鍛煉,排斥去一些偏遠地區就業,他們認為大城市醫療水平和就業空間廣,適合個人能力鍛煉和晉升;基層經濟水平差,環境落后,跟不上醫療發展進度,因此十分想留在大城市發展。
2.2 經濟價值觀 隨著經濟市場和物資思想的不斷發展,很多醫學學生的經濟價值觀受到影響,“近墨者黑”,很多醫學學生形成了一些不正“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價值觀思想,在現實環境中不利于自身醫德、醫為、醫品養成。
一旦經濟觀念發生改變,醫學者個人德行與金錢二者的天平就會發生傾斜,容易誘使其作出違反社會道德的選擇,對醫學患者的生命和醫院的聲譽有嚴重影響。這種狹義“利己主義”價值觀念嚴重污染了高校學生的精神建設,不利于其培養人際關系、個人思想、職業道德。在商品經濟誘惑下,當代80、90后醫學生將個性化曲解成“個人主義”,不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也不愿意幫助其他同學,一心想著自己的學習和利益,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樹立了不正當的校園之風。
2.3 攀比觀念嚴重 受到經濟觀念和家庭環境影響,一些高校醫學生產生了高消費惡習,很多學生因為正在處于學習階段,經濟條件有限,便通過網絡借貸、個人欺騙等方式籌款消費。這種沒有償還能力的虛假消費和我國崇尚的勤儉節約精神相悖,讓學生感受了債臺高筑的壓力。學校內攀比之風也讓學生產生了嫉妒、惡意中傷、欺騙、報復行為,也挫傷了一些家境貧寒,勤學苦讀學生自尊心,可見這中觀念污染了高校環境,不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 對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醫學生思想建設的措施
3.1 從家庭教育入手 對比以上不正當觀念,建議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加強尊老愛幼、孝敬長老思想觀念建設,利用家庭倫理道德建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首先要建立正確的家庭生活方式。從物質精神層面上進行引導,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其成長需求和個人性格特點;通過家庭教育和正確規范的行為習慣規范孩子的言談舉止,讓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此外,要抓住孝道道德思想建設,在提倡人人精神平等基礎上,教導孩子尊老愛幼,呵護弱者;讓孩子主動學會包容、尊重、理解。最后,要讓孩子明白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要讓其沾染浪費、過度消費的壞毛病。
3.2 從高校教育入手 高校實現了對學生知識傳播和精神教化,同時也為其未來職業道德素養和社會價值觀進行塑造。通過高校教育,幫助學生理解職業發展和社會道德,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社會醫學人才。因此,在高校核心價值觀培養時,應當將醫學的醫德深入教學。通過宣誓儀式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醫學莊嚴性和自身責任感。如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將“博學至精,明德至善”扎根于學生精神道德之中,實現了校風文明和學生精神價值培育相輔相成。同時,也可采取企業合作、志愿者實踐服務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到真實的社會建設現狀與職業發展方向,從而讓學生戒驕戒躁,認清現實,腳踏實地學習;利用課堂改革形式,開辦思想教學相關的課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我國核心社會價值觀意義。
3.3 從社會教育入手 醫院為醫學生提供了實現價值的平臺,在醫學不斷建設同時,建議與醫學生職業相關機構、企業加大對人才培養。從醫學價值觀念、社會人才觀念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就業實習指導,職業發展提供規劃幫助等。
4 結語
“自由、平等、團結、友愛”是高校學生建設思想的大方向,同時“珍愛生命、救死扶傷”也是醫學精神的核心宗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熏陶下,希望醫學學生能夠樹立正確思想道德、就業發展觀念,將個人的未來規劃和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為我國醫學事業創造更多價值。
參考文獻
彭國勝.家庭環境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的影響[J].當代青年研究,2012(04):19-25.
胡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之探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1(05):62-65+70.
李文亮,王因.試論大學生微群體亞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影響[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2):34-36.
閆惠惠.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培育路徑的實證研究[J].教育導刊,2018(11):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