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高 孫玉潔 盧耀勤
【摘 要】目的:對某市的市、區(縣)兩級疾控機構公共衛生醫師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為降低人才流失、提高工作滿意度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以問卷調查方式對公共衛生醫師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不同年齡、婚姻狀況及收入的公共衛生醫師得分之間差異有顯著性;收入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結論:相關部門應對疾控機構進行調研,對體制、機制進行論證,在人員工齡、職稱、收入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縮小公共衛生人員與醫療衛生系統其它專業、其它行業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提高公共衛生醫師的職業滿意度,降低公共衛生人才流失。
【關鍵詞】疾控機構,公共衛生醫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19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工作滿意度,是指個人對所從事職業的充實狀態,是個人對職業的價值判斷[1] ,由多種要素組成。對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的研究最早源于Mayo等的霍桑試驗(1933),而最早為工作滿意度下定義的是Hoppork(1935),他指出工作滿意度是員工在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對環境因素的滿意感受,也就是員工對工作情景的主觀反應。之后,學者們根據自身研究對象以及研究背景的不同,對工作滿意度給出了不同的定義。目前,工作滿意度通常是指某個人在組織內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對工作本身及其有關方面(包括工作環境、工作狀態、工作方式、薪資、工作壓力、挑戰性、晉升、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狀態。而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取決于醫務人員對醫務工作構成各方面(包括薪酬、職業發展、管理者、福利、獎勵、工作規程、同事、工作本身和交際)的認知評價和情感反應。工作滿意度高可提高工作效率,對工作不滿將造成缺勤或離職[2],因此職業滿意度為近年來討論的熱點話題,加之近年來“醫患糾紛”“醫生離職”等問題的不斷出現,進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由于公共衛生醫師在工作性質、工作對象等各方面不同于臨床醫師,公共衛生醫師的服務對象為人群,以社會公眾性的服務為主,因此所從事的工作不被公眾所了解,而隨著近年來多種流行病的爆發,國家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日益重視,其所面臨的公眾壓力及挑戰也與日俱增。而我國工作滿意度調查涉及各行業,但在分析職業時醫療行業普遍集中在臨床醫師及護理人員,少有涉及公共衛生醫師,故本文針對某市疾控機構公共衛生醫師的工作滿意度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某市一家市級和八家區(縣)級疾控機構的380名公共衛生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02人,女性278人。最后經過納入標準篩選,確定調查對象為164名公共衛生醫師。公共衛生醫師納入標準:(1)在疾控機構工作≥1年且為公共衛生類(包括預防、婦幼、兒少、衛生事業管理、流統、毒理、勞環等)專業;(2)取得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3)疾控機構的正式職工,包括在編及聘用人員;(4)愿意配合調查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在疾控機構工作<1年;(2)非公共衛生類專業;(3)未取得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4)疾控機構的短期試用人員及實習生;(5)不愿意配合調查的單位及人員。
1.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公共衛生醫師的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
1.2.1 調查問卷 通過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結合疾控機構公共衛生專業的實際情況設計個人一般情況調查部分,主要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科室、職稱、專業、學歷、工作時間、收入等;以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調查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的短式問卷評價工作滿意度部分,包括內在滿意度、外在滿意度和一般滿意度三個量表共20個題目,其中1-4、7-1 1、15-16和20,構成內部滿意度分量表;5-6、12—14和19,構成外部滿意度分量表,而1-20項構成一般滿意度分量表。MSQ 20道項目的α系數為0.85-0.91,內在滿意度分量表的α系數為0.82-0.86,而外在滿意度分量表的α系數為0.70-0.82,20個項目的MSQ對總體滿意度的測量跨時間的重測信度r=0.58。以上兩部分組成“某市疾控機構公共衛生醫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
1.2.2 調查方法 成立調查小組,對調查組成員進行調查培訓,采取面對面匿名方式進行,答卷前由調查人員對問卷內容和答卷方法進行講解,并對少數民族對象配備翻譯人員,及時對調查對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共收回有效問卷380份。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使用率進行描述,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使用檢驗,應用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進行多因素分析,檢驗水準α=0.001。
2 結果
2.1 各級疾控機構及公共衛生醫師基本情況
表1顯示,所調查的9家疾控機構的380人中,市級疾控機構有88人,其中公共衛生醫師44人,持證率為50%;區(縣)級疾控機構有292人,其中公共衛生醫師120人,持證率為41%,該市所有疾控機構的公共衛生人員持證率為43%。
3 討論
3.1 公共衛生醫師職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職稱是反映專業技術水平、能力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同時職稱也是專業技術人員獲得相應待遇的前提,但職稱的取得與工作年限、工作資質有關,剛參加工作的人尚未取得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因此相應的職稱待遇也無法兌現,導致剛參加工作的人員對本職工作的滿意度不高。
而收入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素,這是由疾控機構本身的體制和性質決定的。由于疾控機構所從事的是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是為全民的公共衛生和健康服務,這就決定了公共衛生人員從事的是非營利性的、具有服務性質的工作,且疾控機構多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并無其它類別的收入,所以人員的收入均由財政撥款,人員間的收入差別,也是由職稱和工齡決定,因此較為穩定和固定。
4 小結
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期公布的《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創新創業工作,靈活掌握職稱評審、培訓、考核、獎勵等管理制度,這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潛力挖掘、個人發展和知識轉化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相關部門應對疾控機構進行調研,對體制、機制進行論證,在人員工齡、職稱、收入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縮小公共衛生人員與醫療衛生系統其它專業、其它行業人員之間的收入差距。
參考文獻
張曉春,雨宮多喜子.日本兩所醫院護士職業滿意度的現狀調查[J].中
華護理雜志,2009,44(6):491-494.
柏興華,張曉春,蘇蘭若.ICU護士職業滿意度的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5):148—150.
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