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汝鵬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羽毛球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兩大特點,它是一項受小學生十分喜愛的運動項目。通過開展羽毛球運動,一方面能夠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上述目的,本文首先對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的社會背景進行了簡要分析,在全面探討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如何提升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有效性的方法,希望能夠起到良好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有效性;對策
人們普遍認為羽毛球是一項既具有競爭性、對抗性,同時又具有趣味性的體育運動,它對于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行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有效性的對策研究時,必須首先認識羽毛球的積極作用。另外,還需要從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的社會背景出發,通過合理開發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從體能、體育意識等多個角度出發,對小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培養。
一、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的社會背景簡介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學校積極建設學科課程,并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對學生個性差異采用深入了解和分析的方式,并深入實施選擇性教育理論,注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而不僅僅局限學習技能的培養。基于此,小學羽毛球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革,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逐漸發揮重要作用,不斷被各學校采用。
二、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重要性研究
1.促進學校校本課程建設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小學各門學科教學理念和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起源西方的校本課程逐漸被認同,它作為新的課程實施方案之一,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另外,它也更好地實現了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目標。新時期小學學校在積極進行羽毛球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部分重要的經驗還能夠供其他學科開發校本課程提供參考,這樣能大范圍地、全面地提升小學校本課程的豐富性,以構建特色化、多樣化的校本課程。
2.增進師生關系
根據校本教學模式實施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在羽毛球運動方面的表現差異性,了解學生對羽毛球體育課的教學建議,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提高學生們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在羽毛球學習中樹立終身體育的學習觀念。在此過程中,需要師生之間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積極的溝通可以有效地增進師生關系。
三、 提升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有效性的對策
1.創新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開發模式
在對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建議從校本課程開發組織、需求評估、開發目標、開發方案以及編寫教材等五個角度入手,綜合上述五個角度,對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開發模式實施情況給予全面評價,這也是評估小學羽毛球校本開發模式的重要體系。在評價時,不應片面化,應積極采納學生對該課程提出的改進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發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
2.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的開展形式
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展開羽毛球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應遵循以小學生為本的原則,因此,擴展課程和基礎課程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是比較適當的教學方式。在開展基礎課程教學時,可以根據羽毛球的最大特色來進行教學,以此提高學生興趣,每周安排一課時。擴展課程不同于基礎課程,它的形式可以靈活多變,其中課下體育競賽、課內和課外羽毛球活動是受歡迎的課程拓展形式。
3.有針對性地培養小學羽毛球特長生
在積極進行羽毛球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小學體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以及羽毛球考試成績,對擅長羽毛球運動的學生進行積極鼓勵,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為了擴展特長生的生源量,學校以及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同當地其他學校建立緊密的聯系,并加強同當地羽毛球業余體校訓練基地進行溝通,對具有優秀資質的小學生進行挑選,并通過文化課、羽毛球專業技能等統一特招考試的方式,對小學羽毛球特長生進行挑選。在挑選出有潛能的擅長打羽毛球的學生后,還應為羽毛球特長生制定適合于他們的教學模式。一般而言,至少得保證羽毛球特長生能每天訓練1.5h,以每周計算,10h以上的訓練時間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讓學生接受專業的羽毛球運動技能訓練,學校可以引進優秀的羽毛球專業教練員,從而不斷提升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更加有效地落實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的實施。
4.全面實施羽毛球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客觀全面的羽毛球校本課程評價體系對于提升小學羽毛球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是不可或缺的。在對羽毛球校本課程評價時,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體育意識、健康意識的培養情況。另外,還應考慮小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是否有提升。
四、 結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積極進行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性研究可以使小學體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允昌,孫漢菊.關于游戲教學方法與小學羽毛球教學融合策略的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7(8):106-107.
[2] 王國懿,肖明.羽毛球教學對小學二年級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140-141.
[3] 申桂蘭,陳炳華,陳曉紅.球場前后移動能力練習方法的實驗報告——以葵蓬小學羽毛球訓練為例[J].運動,2016(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