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儉
摘? ? 要: 在如今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新形勢和新環境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新課堂的“背景板”,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成了當務之急。怎樣讓學生在每節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既完成語文知識技能學習,又進行語文素質教育是每個語文老師都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既要避免給學生帶來繁重的作業負擔,又不能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的包袱,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第一發言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課堂效率? ? 教學途徑
不論什么樣子的學生,老師都要正確看待,沒有不會學習的學生,只有不會教授的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始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同時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最根本要求,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一種以“教書育人”為核心的特殊社會關系,并且教學活動屬于雙邊活動,活動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德國心理學家納斯格經過長期實踐得出結論:當人類學習自己感興趣,或者能夠吸引自己的知識時,大腦皮層會異常興奮,記憶力水平是平時的兩倍多,因此教師積極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充滿熱情,一旦有了興趣,學習效率隨之提升,所以教師要正確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自己的熱情與態度影響學生,正確看待學生,不要存在偏見與固執,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換取學生的信任,多親近學生,聽聽他們的話語和意見,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相互交融、相互反饋。特別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表達出對學生想法的尊重,讓學生自由朗讀,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培養他們的自主管理意識,在課堂上讓學生暢所欲言,積極發表看法和意見,聽學生如何理解課文內容,讓他們自己敘述比教師灌輸式教育強很多倍,只有老師發表意見,提出看法,沒有學生的反饋,教師與學生之間就會存在很大誤差,不論是理念還是態度,分歧會越來越大,要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鼓勵他們積極踴躍地表現,這才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方法。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主體對象,我們要在尊重主體的前提下,培養他們優秀的道德品質與文學情操,磨煉他們優良的意志,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讓樂觀主義精神根植于他們心中,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好學上進的求知心理,真正做到從語文課堂出發,提升小學生水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這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經過長期語文教學實踐,對于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我有以下幾點經驗需要分享。
一、教學時間應當合理規劃
整節語文課是40分鐘,但是對于小學生的注意力來說,要想在40分鐘內保持高效的學習是不可能的,一個小學生真正能夠精神十分集中的時間只有短短20分鐘,因此,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清楚這次課程的重點在哪兒,在學生精神集中的時候講重點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開始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長時間灌輸語文知識技能,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會產生厭煩心理,但是如果減少重點知識的灌輸,學生就會感覺沒有學到東西,因此,對于學生注意力的抓放,要找對時間點,更要把握好尺度,教師應當把學習知識和提高學生能力放在第一位,與學生展開交流與合作,聽取意見和建議,探究最佳的教學方式,避免“填鴨式”教學,浪費課堂時間。
二、課堂節奏要準確把握
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與靜態相輔相成的結構,動中離不開靜,靜中不能缺動。如果只有“靜態”,語文課堂就成了教師展示自我業務能力和水平的大舞臺,臺上的演出熠熠生輝,臺下的觀眾卻看得索然無味,學生很容易分心,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如果只有“動態”,學生在下面討論得熱火朝天,也許是在討論課堂又或者在說一些與課堂無關的話題,沒有老師的引導,整個教學變得混亂不堪。因此,語文教學不是教師的個人表演,也不是學生玩耍的樂園,需要在教師引導下進行,不但要積極引導學生幫助解決困難問題,還要留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己探究,相互討論,把握好動靜結合的節奏。不但要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還要處理好”疏”“密”之間的關系,對于重點或者難點,要下功夫,體現“濃墨重彩”的風格,對于非重點的內容,可以“輕描淡寫”,或者交給學生自學,通過朗讀或者熟讀的方式讓學生探究發現。整個教學過程要做到靜中有動、張弛有度。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十分重要的,在熱愛語文學習的大環境下,學生與老師之間相互影響,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充滿對知識的渴求,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不斷挖掘學生的無限潛能。教學過程應當充滿愛,每個學生都有自由發言的權利,都能被老師以相同態度對待,真正的課堂應該是充滿民主氛圍的,并且師生關系和睦融洽,學生看到老師臉上的笑容,也會將自己的笑容還給老師,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要不斷鼓勵和勉勵學生,不論學生基礎有多差,都要鼓勵和肯定他們的學習態度,給予他們足夠信任,相信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學生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逐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還要多利用現代教育媒介打破傳統教育方式和理念,讓學生學習時不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老師還要拓寬知識面,增加多個維度,讓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有全方位的認識和了解,不論是背景介紹,還是作者簡介,還有相關聯系,都要豐富起來,讓學生對課文更加了解,有助于加深學生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而不是依靠課本孤立前行。
四、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技巧
學習不能是死板的灌輸,也不是知識的強制吸取,應當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獲取的,是一種活潑生動的智力運動過程,學生應當是知識海洋的探索者和發現者。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豐富有趣的語言,適當增加有趣的話題,通過課后調查看看學生對生命內容比較感興趣,透過多種方式、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還要給學生多點鼓勵,讓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樹立自信心。老師可以透過肢體語言,如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同的手勢,或者一個滿意的點頭,對于學生而言都是一次樹立自信心的機會,還有口頭表揚,對于學生的觀點要在給予肯定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評判,對于學生積極主動投入語文學習時,要注意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將真實的感情融入課本,將內心最真實的態度與情感表達出來,同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情感,與學生產生共鳴,獲得信任,靈魂進行交流,只有真誠的情感才可以換來最真摯的內心。
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可以多種多樣,內容層次千差萬別,用什么技巧或者什么方式,要結合班級特點,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不僅是老師的任務,還是學生的責任,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進來,才能使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提升,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整節課堂就會有豐富的收獲,課堂氛圍濃厚,教師更愿意傾其所有教授知識,這樣良性循環,效率不斷提升,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有益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規律,充分開發個人潛能,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這樣才可以保持長久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還需要長期積累經驗,積極實踐,不斷探索,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春玲.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黑河教育,2018(4).
[2]盛艷玲.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8(5):61-62.
[3]李長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策略[J].甘肅教育,2018(4).
[4]崔愛萍.如何運用暢言交互式教學系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J].甘肅教育,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