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安
【摘要】自從進入21世紀,我國的多媒體技術發展速度就越來越快,尤其是在教學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便利性,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我國的眾多學校中,聾校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學校,該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與其他學校相比有著一定的區別,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降低,而在該學校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起到更為顯著的效果。因此本文就從聾校的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出發,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聾校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128-02
在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除了對正常的孩子進行教育之外,對聾生的教學工作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聾生自身在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缺失,這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準確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下。多媒體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借助圖像對學生進行視覺上的刺激,將靜止和枯燥的數學符號,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促進聾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因此在當前我國的聾校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中,需要加強多媒體技術在其中的應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聾校高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中,學校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教學情境,但是由于聾生在聽力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在設置教學情境時,主要以圖片和動畫的應用為主,將靜態、枯燥的數學原理和知識轉化為動態化、形象化的圖片和動畫,通過動靜轉化和圖文結合的方式,對聾生的視覺進行刺激,從而激發其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起其求知欲。
比如在進行分數的意義這一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在多媒體設備上畫出1個蘋果,問:“兩個小朋友平均分一個蘋果,那么每人可以分多少蘋果呢?”這時學生們可能會回答將蘋果分成兩半,每人一半就可以了。這時教師可以再提出問題:“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說成是一分兩半,但如果用數字表示的話,該如何表示呢?”對于教師的提問,學生們陷入了思考中,于是教師可以順勢提出分數的概念,可以將1個蘋果看做一個整體,當蘋果平均分為兩份時,每份應當為1/2,這樣兩份加起來仍舊是1個蘋果。逐漸的,學生們便對分數有了認識,教師也就成功的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
二、進行重難點知識突破
多媒體設備在應用的過程中,憑借其動態化和強化的特征,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具體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出活潑的課堂氛圍,而除此之外,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突破。在聾校的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高年級數學的知識相對來說已經比較抽象,但是聾生難以對其進行準確的理解,抽象能力也比較差,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抽象化的數學原理和知識以動態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律,幫助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理解。
三、加強引導和反饋
多媒體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加強對聾生的引導,很多學生在一開始接觸多媒體教學時都會產生興奮感,聽教師講,看教師做,而自己只是單純的將教學看作娛樂,從而慢慢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對聾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注意屏顯的速度和時機,提醒其記筆記和思考問題,逐漸培養其主動思考的習慣。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進行學習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對新知識進行教學之外,還需要適當穿插舊知識進行鞏固,而多媒體技術則能夠使其更加便利,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特點,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制定教學進度和內容,保證教學效果。
多媒體技術是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技術,將該技術應用于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聾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自身聽力方面的缺陷,往往難以對數學中的專業理論知識進行準確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數學知識和原理形象化,通過視覺刺激加強學生對其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現代聾校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通過加強對學生心理和認知規律的理解,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其進行結合,并結合教材的特點,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紅.信息化時代多媒體在聾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160.
[2]郝玉花.多媒體為聾校中年級數學教學增添活力[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1):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