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語言離不開朗讀。小學生學習英語,由于缺少使用英語的環境,除了多聽外,很重要的學習手段就是多讀,熟讀積累,方能內化。只有內化,才能培養語感,形成能力。對此,教師可從字母和單詞的朗讀、句子的朗讀、課文的朗讀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教學;字詞;句子;課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6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53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想學好語言,離不開一個“讀”字。可是有許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特別注重語法解析,句型操練和習題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朗讀習慣及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這很不利于學生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和諧發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加強朗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從字母和單詞朗讀開始,然后過渡到句子朗讀,最后到課文朗讀,循序漸進提高能力,培養語感。
一、字母和單詞的朗讀
字母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讓學生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錯誤的讀音會影響交際。”因此,在教學字母的時候,我首先要求學生認真聽,仔細觀察教師的嘴形,再把26個字母根據5個元音字母發音進行歸類教學。如用升、降調和平調配合手勢進行朗讀訓練,這樣的順序安排既可以幫助學生感悟字母發音的內在聯系,體會初步的拼讀方法,為單詞拼讀做鋪墊,又能讓學生初步感知英語的語音語調,為單詞、句型和課文的朗讀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注意的是在F,S,X,Z的升調訓練時,提醒學生升調一定是升在元音上。
單詞的朗讀是句子朗讀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讀準所學單詞,并形成有效的拼讀策略。首先,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語音面貌,因為錯誤的示范發音很可能影響學生一生,糾正起來很難。其次,教師應教會學生基本的拼讀規則和方法。在單音節詞的拼、朗讀上,要反復示范和強調輔音和雙元音的拼讀,避免雙元音發不到位。如:[mei]讀成[me],[hau]讀成[h?]等。在升降調訓練時,注意升調升在元音上,也可以升在像[kl],[bl],[tl]等輔音音節上。在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的訓練上,教師應教學生在單詞上標出重音符號位置,在朗讀時用手指輕敲課桌來實現雙音節詞和多音節的重音朗讀。對于有些重音容易讀錯的詞,教師要有計劃,分步驟地強化朗讀訓練,直到朗讀無誤,脫口而出。如:“des′ert, ′desert, Mon′golia, ′Canada, Ca′nadian”等。
二、句子的朗讀
句子的朗讀應以讀準重音,升降調的運用和讀準意群為目的。教師為了訓練直觀、有效,可以在句子的單詞左上方標上“′”。如:′ What did you ′ do this after′noon?這樣可以杜絕學生每個單詞都重讀,使句子朗讀失去節奏感和韻律感。教師可先示范讀,然后學生可分組讀和個人讀,也可引入競賽機制,讓學生在競爭中鞏固正確的重音。語調訓練是以單詞的升降訓練為基礎的。同時語調有表意功能,直接影響交際效果。一般講,一般疑問句用升調,特殊疑問句用降調,選擇問句前升后降,羅列同類事物、短語等用升調。如:“ What did you buy?↘ We bought a bag of candy,↗a pencil case↗and a ruler.↘”通過基本的語調訓練后逐步引導學生讀準意群并交給學生停頓的方法。朗讀時的停頓,一方面是為了換氣,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把意思表達清楚。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句子時,要提醒學生在一個意群后要有短暫停頓。并告訴學生一個句子可根據意思和語法結構分成若干小段,每一小段稱之為一個意群。意群可以是一個詞,一個詞組或短語等等,我們可用“/”來劃分。例如:“ Donny and I/played basketball/ on the weekend.”教師在朗讀之前啟發學生用鉛筆在書上用“/”劃出意群。這樣在朗讀時就不會出現“破句”的現象,并為整篇課文的朗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課文的朗讀
《新課標》要求學生“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讀出作品情感和美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體會相同的詞由于語境的不同而語調不同。如:“ Excuse me! Yes?↗ Is this your handbag? Pardon? ↗ 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對話中兩個Yes在不同的語境中語調不一樣,所表達的含義是不一樣的,第一個Yes表示詢問什么事用升調,第二Yes表示肯定用降調。小學英語課文內容一般是敘述事件和場景。教師要用準確生動的語音語調,節奏鮮明的朗讀再現真實的畫面,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課堂教學的真實性、生動性和審美性。在教學時教師應通過有聲有色的朗讀啟發學生,感染學生,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較好地實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統一。
我相信,只要教師重視,課前認真設計,課中有效操作,課后及時反思,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持之以恒必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定會讓學生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董芹.朗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小學時代(教師),2011(6).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馬履銘(1964.12— ),男,漢族,安徽蚌埠人,小教高級,研究方向:英語中的朗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