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礎教育中,初中語文在所有科目里是相對重要的一個科目。并且,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成了首要改革的目標。然而在現代教學課堂中,整個教學效果呈現的狀態總是不夠理想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被重視,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诖?,本文首先研究了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改革創新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讓學生著重于全面發展,不僅僅著眼于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終身發展能力和滿足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同樣推動學生在未來更好的發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展開改革與創新,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以此讓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語言文字的奧妙,進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社會持續發展所需要的創新能力,適應個人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質和適應社會和諧發展所需要的審美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理念過于傳統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對于教學和學生也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和制定更加長遠的目標。而對于現代的教學課堂,教師的教學理念過于傳統,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學的方式比較落后,沒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漸漸失去自我思考的想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根據課本教材進行教學,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僅僅局限于課本,對于外延知識的擴展就需要教師進行帶領,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 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受傳統理念所影響,仍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其教學手法過于陳舊,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講授了文章的基礎知識,對于文章的分析和結構的認識存在欠缺。而且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表達性并不高,學生對于初中語文科目的認識只是處于片面的追求成績的目標。
(三) 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教學,根據教材內容展開教學活動,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制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不同差異性,對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策略
(一) 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不應該僅僅依靠于語文教師的言語進行,言語的表達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作者的情感,而且教師的觀點也存在片面性。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將學生真正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教師則是以引領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差異性,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觀念。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比如,在教學《背影》這一課時,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簡單了解一下文章內容。然后,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做過什么事情讓自己非常感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以及作者創作時的情感。最后,讓學生分享父母對自己表達愛的故事,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的主要思想,保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形象的感受文章中的情境。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理解文章中的中心思想。比如,在教學《秋頌》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組織學生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秋游,讓學生在時間中感受秋天,體會文章中所描繪的場景,以此在學生腦海中創設一個畫面,進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以及秋天豐收帶來的喜悅。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愛上語文。
(三) 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聲音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魯迅故居的三味書屋和百草園,并讓學生根據教師所展示的圖片、視頻,在文中尋找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并體會作者創作時的心境,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 結語
本文首先從教學理念過于傳統、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內容過于單一等幾個方面闡述了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從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策略。
參考文獻:
[1]徐小婷.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趙瑩瑩.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教學改進[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7.
[3]鄭宏偉.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4):38.
[4]楊鋒.初中語文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學周刊,2018(15):99-100.
[5]龍浩宇.初中語文教學中增強核心素養的嘗試[J].智能城市,2016,2(11):130.
作者簡介:
龔麗娟,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