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語文教學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非連續文本資源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彌補連續性文本的不足,使得文本教學更加貼合生活實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莫大意義。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挖掘更加優質的非連續文本資源,不斷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非連續文本;資源挖掘
初中階段,學生所接觸的閱讀文本日漸豐富,文本內容、范圍也比以往更加廣泛,這就要求學生在文本學習當中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活觀察能力。非連續文本正是從生活中取材形成的與連續性文本相對應的一種文本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非連續文本資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閱讀選擇,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知識的了解,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語文必須重視對非連續文本資源的挖掘及利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 初中語文非連續文本教學的內涵
與小學階段的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有所不同,初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更加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表達意識,旨在通過收集、分析、提煉與領會非連續性文本信息,提高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所謂非連續文本教學,顧名思義就是以非連續性文本為教學內容,由師生共同參與學習與討論的一種交往性教學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師指導學生閱讀、分析、提煉及總結文本的過程便是教導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因此,非連續文本教學既是新課改的基本倡導理念,亦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然需求。當前,初中語文的文本教學主要以連續性文本教學與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為主。連續性文本通常是由完整的句子或者段落組成,具有明顯的敘事性及文學性、語言層次突出;非連續性文本大多由多個模塊共同組成,展現方式更多樣,包括圖片、表格、符號等,往往較難理解,這類文本在生活中較為常見。如:地圖、調查表等。
二、 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非連續文本資源挖掘
(一) 挖掘教材中的非連續文本資源
盡管教材中包含的非連續性文本內容較少,但老師同樣可以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深入挖掘教材中非連續性文本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比如,教材中的各個學習板塊、課后習題、目錄等,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以目錄為例,目錄在教材中占據著十分十分重要的位置,通過閱讀目錄能夠幫助學生對教材各個單元的主要知識進行宏觀把握,以便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就拿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閱讀教學課程來說,該單元主要包括《春》《濟南的冬天》《風雨》《秋天》以及《古代詩歌四首》這五篇課文,不難看出,這幾篇課文存在很多相同之處,比如說它們都是在講述自然四季的景色,但又有所不同,比如說《風雨》主要是描述自然天氣的變換,在該單元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首先閱讀目錄,讓學生大致了解本單元的題材,然后進行提問:“同學們,只看這些課文的標題,你們能夠猜到這些課文都在講述什么嗎?它們有哪些相似之處呢?”隨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單元學習,去主動搜索與問題相關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文本學習興趣與探究能力。
(二) 設計具有文化背景的生活資源
課前預習是語文教學的首要環節,在課前預習中,學生通過預習課文,了解文化知識背景,從而掌握課文主體思想與內涵。學生在搜集文化背景知識時,難免會感到沒有頭緒,導致信息收集質量的降低,針對此種現狀,老師大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來對課文的文化背景進行設計,通過引入非連續性文本資源,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本知識。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進行課堂預習時,學生只有對貝多芬先生的生活經歷及生平事跡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夠更加準確地體會到貝多芬音樂作品的創作內涵,進而弄懂“音樂巨人”這個稱號的由來。學生看到這個題目時,對于課文的內容概念往往比較籠統,無法有效地對文本中心信息進行提煉與整理,這時,老師可以引入“簡歷”等諸如此類的非連續性文本資源,指導學生以貝多芬為核心人物,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收集貝多芬的人物信息,包括出生地、出生日期、照片、代表音樂作品等,制作成簡單的個人簡歷,依據這些簡歷信息來加深對人物背景、思想觀念的了解,對課文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
(三) 整理校園生活的有用資源
校園是學生進行日常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場所,合理的開發校園生活中的非連續文本資源,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比如,讓學生觀察自己佩戴的校徽等,通過講解其圖案的構成、文字意義及設計寓意等,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掌握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教育指導思想,增強學生的校園歸屬感與榮譽感,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 結語
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語文老師必須重視非連續文本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深入挖掘教材中以及校園生活中的多樣非連續性文本資源,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碧霞.善挖“非連續性文本”資源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J].時代教育,2017(6):210.
[2]王芳.挖掘教材資源開啟探索之門——核心素養視野下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4):123-126.
[3]管賢強.核心素養取向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評價[J].中學語文教學,2017(11):8-10.
作者簡介:
何裕福,福建省晉江市,晉江市深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