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雙向情感障礙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結果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雙向情感障礙患者應用系統性的臨床護理路徑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緒,護理效果明顯。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雙向情感障礙;護理效果
雙向情感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主要表現有患者情緒狂躁、抑郁,精神異常。具有間歇性,反復性和周期性的特點,需要對患者采取日常護理,有助于控制病情。臨床護理路徑是系統性的專業護理,針對特定的人群進行科學、專業化的整體護理。常規護理對于雙向情感障礙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不明顯,所以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在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中的應用具有重要價值。
1.1臨床資料 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中隨機選取了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70人,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以及其他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式進行干預。
實驗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組建專門的臨床護理小組,護理小組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和研究,經過評估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護理中詳細記錄臨床護理路徑表。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和家屬交流,爭取他們的全力配合;護理人員嚴格執行臨床護理路徑表單上的內容,對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確保患者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舒適,對患者病情實時監控,做好記錄。其次,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飲食健康,適當鍛煉提高患者抵抗力。另外,針對有心理障礙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及時有效的與患者和家屬交流,爭取家屬和患者的積極配合;專業護理小組要定期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時調整;患者結束住院治療,護理小組仍需根據臨床護理路徑的要求對患者進行院外指導,監督并規范院外護理,協助患者定期回院復查,告知患者和家屬防止病情反復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治療護理療效、抑郁自評量表(SDS)、和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等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0.0統計軟件中分析,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無。
2.1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統計數據(表1)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護理效果(總有效率98.5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效果(總有效率為8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評分對比 通過數據分析(表2),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DS評分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對比 通過數據分析(表3)得出:實驗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100%,而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僅為90.0%,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雙向情感障礙是一種精神類疾病,病因復雜,臨床表現為患者情緒異常,精神狀態不佳等,且病情容易反復,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一般需要日常護理,有效的日常護理能夠減少發作和病情反復。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精神類疾病的護理工作越來越專業。科學護理能夠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護理服務,新興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針對患者日常進行專業化、規范化、整體化護理的模式,確保臨床療效的基礎上有效控制患者的治療費用。
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在雙向情感障礙中的應用研究,總結得出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療效較好。對于促進患者康復、減輕患者£、理負擔、提高患者的服務滿意度都有著明顯的優勢。臨床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