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兄
【摘要】目的:分析與探討社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社區居住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等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51例,參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實驗組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各項血糖指標。結果:實驗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水平顯著優于參照組,經過對比,表明兩者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的護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進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為借鑒。
【關鍵詞】社區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應用效果
糖尿病屬代謝疾病,與老年群體高發,并且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且飲食結構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糖尿病的病發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并正向年輕化發展。有研究指出,高血糖患者在長期患病后,會導致體內代謝系統出現異常,且引發多種并發癥,包括腎病、高血壓等,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現臨床中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控糖的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來輔助治療。為進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與治療效果,選取了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社區醫院就診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給予患者不同模式的護理干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是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社區醫院就診的,隨機等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51例,其中實驗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在61~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0±11.0)歲;Ⅰ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41例;參照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在63~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0±11.0)歲;Ⅰ型糖尿病12例,Ⅱ型糖尿病39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與疾病類型,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比較性。
1.2方法
參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叮囑并監督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并指導其合理飲食。
實驗組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心理護理:護理人以尊重、親切的態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同時基于患者的內心訴求,給予其支持與同情,盡量滿足其治療期間的合理要求。還需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察覺出其負面情緒,告知患者消極情緒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讓其正視自己的病情,提高治療依從性。(2)健康知識宣教:通過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用恰當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講,并對老年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治療原因、病理過程、防護措施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的講解,易于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同時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地解答。(3)生活護理:在護理期間,要保證患者居住環境的相對安靜,還要提醒其早睡早起,保證睡眠的充足。同時鼓勵患者多進行運動,包括散步、打太極、踢毽子等。(4)飲食護理:護理人員在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營養狀況、活動量后,計算出其熱量的攝入量,進行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盡量讓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做到少量多餐,還要多食水果、蔬菜和多喝水,嚴禁食用高糖食物。(5)用藥指導:護理人員應基于患者的基本病況,告知患者服藥的具體時間和用量,并叮囑、監督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對于部分皮下注射的患者,要指導其注射方法與位置,減少注射過程中的不適,對于自主無法完成注射的患者,要親自幫助其注射。
1.3臨床觀察指標
觀察并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血糖指標中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具體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將SPSS20.0軟件應用在數據的處理中,計量資料(x±s),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水平顯著優于參照組,經過對比,表明兩者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作用障礙或分泌不足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并以高血糖為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繼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高發性疾病,同時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于全身多個部位出現臨床表現,包括腎病、眼病、神經病變等,不僅嚴重威脅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還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社區作為不同社會群體生活的大集體,承擔著為社區每一個居民服務的責任,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社區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給予其有效關懷與護理。現臨床中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控糖的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來輔助治療。而社區護理干預作為一項科學、合理的護理模式,通過在心理、生活、飲食、用藥、健康知識宣教上的有效護理,采取主動與患者交流、能力訓練、飲食營養合理搭配的手段,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況,延緩病情發展,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護理后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水平顯著優于參照組,經過對比,表明兩者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的護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項血糖指標,進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為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