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發斌
【摘要】情商的培養,對兒童往后的成長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語文教育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兩個性質。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兒童情商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為往后兒童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智力的培養,但目前,我國教育更加著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無疑是學生人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知識宣教時,還應該著重兒童情商的培養,讓小學生能夠學會關愛他人和自己,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兒童情商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是國家文明、歷史承載傳播的主要途徑,且語文課程呈現的多元化內容,對學生精神層面的影響有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著重對于學生思想的熏陶,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抓住其價值,使學生領略語文的魅力。通過漢字、語文內容等層面去感染小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潛移默化中變得善學、愛學,達到情文相通的目的,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情商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商培養的重要性
近年來,學生普遍存在會學習,著重于成績的現象,變得冷漠,缺乏人情世故的能力,并不喜歡和人溝通,也不會開口表達內心想法。因此,小學教育階段應該著重兒童情商的培養,小學教育不能培養有智商、無情商的學習機器,而是將智商和情商并重,這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協作,兩者相得益彰,實現教學目標。相關資料顯示,多數小學生缺乏表達或者說不會表達,對感情表示漠視。長期下來,學生的情商會逐漸下降,冷漠感會有增加。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使人感到幸福,教學的真正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教會學生與人相處,懂得人情世故等。唯有表達自己、理解他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體現,這樣才能成功。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將教學內容滲透進課堂內外以及生活實踐中,潛移默化中滲透、感染學生的生活,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教會學生感恩。
二、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兒童情商
(一)立足文本
語文教學不僅體現在文質,還有美學,每一個漢字、一句話都是帶著生命的靈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多聽學生的想法,引導他們表達,對于提出的觀點進行針對性評價,不可直接否定,嚴格按照相應教材內容進行學生思維的引導,保護學生的觀點,也要使其明辨是非對錯。學生的獨特個性需要張揚,思想情感也需要教師進行有效引導,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情境創建
情境教學是教師通過各項教學措施,創建趣味性教學環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的表達。于人的內心深入,都有一種需要,想要成為研究、探索者,于兒童精神世界而言,表現得更佳顯著。兒童在感受某種人物形象時,會從客觀、詞語等對其進行聯系,在詞語和形象契合過程時會有思維和語言的提升。創設情境應該進行直觀展示。形象直觀的顯現,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于其進行相應觀察,讓學生融入情境,提高其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思維是因為問題的存在而出現的,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標。語文教學中,教材會有問題,語言文字經過教師傳達至學生大腦,提升其思維能力,有表達想法;口語表達是為了利于生活,通過生活場景的創設,使學生融入其中,將觀察到的事物直觀展現,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體驗感,發散其思維,利于思想的表達,以學生實際生活為主作為情境創設的關鍵。
(三)課外實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實踐活動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兒童情商。通過定期開展圖書閱讀交換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口才以及表達能力有效地推銷書籍,或者教師在選擇班級班委時,通過演講、表演等手段拉票,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表達和思維,教師再予以一定的點評,使學生能夠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在語言表達以及相應的人際交往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培養學生情商。此外,郊游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學生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郊游完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見所感進行表達,說出自己的想法。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創建盡可能多的實踐課程。
兒童情商的提升無疑是長期工作,教學時間也尤為有限,應該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感受世界,鼓勵學生進行情感表達。語言無疑是來自于實際生活,并且無法離開生活。例如在開學時,利用班會時間,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假期中的趣事,進行分享和表達,讓學生更好地發現生活、觀察生活以及感受生活。兒童情商培養是長期行為,課堂中的學習時間并不足夠,語文課堂教學知識給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平臺,生活才是真正的人際交往舞臺。學生應該多和家長、社會進行交流,讓學生能夠懂得愛,并且予以分享。
(四)師生的溝通
教師是學生心中敬畏的標桿,普遍存在沒有勇氣和教師溝通的現象,此類現象對于教師課堂中知識傳授時,很少會普及生活、思想層面的知識,并不利于學生情商的培養。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多和學生溝通、交流,引導其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掌握學生的愛好以及獨特的個體差異,拉近師生交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三、結語
小學時期無疑是學生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較為重要的過程,對學生思維、學習態度、良好思想品格都有一定影響。因此,小學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僅僅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或者說是智商的培養,還應該將智商和情商看得同等重要,培養情商于學生健康成長有積極影響,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使用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情商的培養。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課外實踐活動等諸多措施,使學生能夠較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積極交流,依照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獨特的個體差異,靈活地設計教學方案,著重學生發現自身內在,通過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等,教師于課堂內外相聯系,使語文課堂教學多樣化。良好的交際氛圍能夠給兒童情商的培養提供好的平臺,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創建情境,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和表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關愛。唯有此,才能有效促進其學習,為走入社會奠定基礎。此外,定期的實踐活動也是較為關鍵的因素,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相應教學目標的實現都有積極作用。于小學生而言,學校、家庭、社會等因素對其都有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梁寶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商培養[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6(9).
[2]牛玉梅.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3).
[3]歐令娥.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的重要性[J].散文百家(下),2016(10).
[4]吳旻.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研究[J].學子(理論版),2016(20).
[5]陳繼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情商培養的研究[J].散文百家旬刊,2016(1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