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友婷
【摘要】應試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傾向于培養小學生的生字詞、古詩背誦等相關能力,忽略了課外閱讀在日常教學中的重要性,以致課程教學效果普遍不佳,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也普遍偏低。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外閱讀情況,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道德品質;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能夠使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也使他們的課堂生活更加豐富,實現其綜合素養的提升。結合課程背景和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優選課外閱讀素材,教授他們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使其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增強課堂有效性,為后續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情況
一些學校、語文教師對課外閱讀缺乏認識,僅教授小學生基礎知識,忽略了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科學習乃至小學生成長的價值。教學實踐中,課外閱讀材料缺乏,也沒有良好的閱讀環境。仍有很多語文教師沿用傳統教學方法,閱讀過程枯燥,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加之,課外閱讀過程中缺乏指導,以致閱讀效果不佳,對小學生的身心成長不利。在語文學習中,小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也不喜歡課外閱讀,自主學習能力差,沒有把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而且還容易受周圍環境干擾,閱讀機會少。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近年,《朗讀者》《見字如面》等文化類綜藝節目備受各領域觀眾的青睞,直觀體現了閱讀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心理尚不成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課外閱讀喜好、品位等,教師要依據課程背景,加以引導,帶領他們充分利用放學后、周末、寒暑假等業余時間,嘗試閱讀《一千零一夜》《愛麗絲漫游仙境》《昆蟲記》《冰心文集》及青少年版“四大名著”等。通過這種方式,不斷豐富他們的漢字及語文知識儲備,為后續語文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小學生自制力普遍不強,會受周圍環境影響,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不斷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使其在閱讀過程中汲取相關知識和營養,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和綜合能力發展非常有幫助。例如,學完林海音的《竊讀記》之后,結合教材內容,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閱讀《城南舊事》,帶領小學生透過主人公英子的眼睛,感受上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作者濃濃的鄉愁。除此之外,還能夠自學書本中的生字詞,不斷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在感受人物性格的同時,自身情感、情懷等也更加豐富。這對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非常有幫助。
(二)提高小學生語文知識興趣
課外閱讀能夠使語文教師從傳統單一的灌輸式語文教學模式中跳脫出來,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內容和方法等進行豐富,使之體會語文學習及課外閱讀的樂趣。以巴西作家保羅·柯愛略的寓言式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為例,小學生在閱讀富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同時,明白“畏懼忍受痛苦比忍受痛苦更糟糕”等相關道理,學習很多格言警句等,領悟簡潔、清新的寓言背后所蘊含的人生哲理。這種閱讀方法非常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感受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及學習語文的樂趣,緩解日常課堂學習帶給他們的壓力。
(三)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的作用和價值非常多。其中,最關鍵的一點便是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使他們通過閱讀,汲取書本上的優秀文化、內容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培養他們的道德品格。例如,閱讀《伊索寓言》《愛的教育》《小王子》等耳熟能詳的書籍、名著,幫助他們感受來自身邊的愛和關懷,學會感恩,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及情懷,甚至將課外閱讀作為一生的愛好。
三、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
課外閱讀是否有效,方法非常重要,旨在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幫助他們自覺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助力語文課程學習。某校一語文教師曾利用業余時間帶領班級內的學生到附近青少年書店參加趣味文化類活動,鼓勵小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課外閱讀經歷,朗誦經典文學作品等,參加傳統吟誦活動。這一特殊經歷讓小學生感受到了課外閱讀的魅力,他們在課余時間會主動向教師征求閱讀意見,而語文教師也會給出相應的閱讀建議及好書推薦。
(一)結合文本內容,優選閱讀素材
語文教師要依據課程背景,采用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對課堂相關知識點進行鞏固,并依托課外閱讀進行適當的知識延伸,為語文乃至綜合素養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深層次剖析文本內容,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性格特征,關注教材內容,為小學生優選恰當的課外閱讀材料,使語文課程學習更具深度和廣度。舉例而言,完成《落花生》一文教學后,向小學生推薦許地山的童話故事《螢燈》及散文集《空山靈雨》《無法投遞之郵件》等,使學生把課文內容與課外閱讀相關內容充分結合起來,加深對文本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思想感悟。
(二)選擇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材料
通常,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認知水平低,識字能力有限。閱讀材料的選擇既要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還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便于其快速接受和消化。立足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喜好等,循序漸進培養其閱讀興趣。例如,低年級學生漢字、詞匯儲備量有限,過于枯燥的文學作品很難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要向他們推薦標注拼音的課外讀物,還要兼顧作品趣味性,諸如《格林童話》《窗邊的小豆豆》《鼴鼠的月亮河》等,使其在閱讀趣味性故事的同時,了解簡單的哲理,增加漢字儲備量。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可推薦《昆蟲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東周列國志》等,感受文學作品內涵,不斷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語文知識儲備等,從根本上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后續語文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閱讀效率及質量提升非常有幫助。語文教師不僅要鼓勵小學生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還要在這個過程中教授他們相應的閱讀技巧,使其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一些文學作品中有很多優美詞句或者富含哲理的句子,語文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進行標注,并摘抄下來,應用到寫作中。一些故事類或寓言類文學作品,鼓勵小學生通讀全文或者全書,了解作品故事脈絡和人物性格即可。閱讀過程中,小學生也要自覺把不理解的內容、知識點等標注出來,嘗試作品結構、主要人物性格等,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加深對該學科的認識,確保語文課程學習更具延展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不僅能夠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夠培養他們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激發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依據課程教學背景,明確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和價值,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喜好特征,為他們優選適合的文學作品和閱讀素材,鼓勵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營造趣味性閱讀氛圍,使之在交流合作過程中,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逐漸加深課外閱讀深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趙彩.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技經濟導刊,2016(22).
[2]馬建成.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6).
[3]韓桂榮.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辦公室業務,2016(23).
[4]許學梅.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1).
[5]李芳,李大全.基于課外閱讀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革新思路[J].中華少年,2017(3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