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軍
【摘 要】目的: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的研究分析。方法:選擇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86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每組43例,對于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針對實驗組則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在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上都比對照組時間縮短,并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低,P值均小于0.05。結論: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實行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值得在臨床推廣中進行應用。
【關鍵詞】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圍手術期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71-02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發病率較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尤其是女性的發病率要遠高于男性,老年群體的發病率也比較高,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生活質量,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后需要采取適當的護理干預,恰當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恢復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與較大的影響作用[1]。本文主要通過介紹86例患者在圍術期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法產生的效果進行,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86例,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組,每組43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26例,年齡61~78歲,平均(67.45±4.86)歲;實驗組男16例,女27例,年齡60~79歲,平均(67.95±4.57)歲。通過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基本無異,患者的身體素質、臨床表現情況、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資料均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之間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主要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工作即可,如一定要交待患者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準備工作,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尤其是術后,注意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恰當的處理,在日常生活和心理方面進行隨機口頭宣教等。
針對實驗組,要在對照組實行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實行綜合護理,根據術前和術后的情況,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護理干預方面:(1)心理護理干預。醫護人員對待各類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就患者的身體情況以及患病情況,進行詳細的介紹,宣講一些類似患者情況但是在我院醫治好的病例等,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情況,增強患者的治愈信息,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況,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各項安排。(2)進行腸道護理。由于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所以進行飲食控制來進行腸道的護理,因為如果患者飲食過于豐富油膩等容易在術后發生胃液反流現象,所以患者在術前幾天飲食要盡量清淡易消化,并且在手術前的2小時可以飲用適量(一般是80ml左右)的溫開水,以達到胃部排空的目的,利于手術的進行和術后的恢復。(3)術前準備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要囑咐其服用抗生素,減少其術后發生感染的幾率,建立靜脈通道,使水電解質處于平衡,患者需要禁食并需要做好各項的術前檢查項目,還要進行腸道的清洗和備皮工作等。(4)疼痛護理。提前向患者告知術后將會產生疼痛的位置,疼痛的程度、疼痛產生的原因、如何進行應對等信息,患者的疼痛程度較輕等可以采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疼痛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必要時可以使用止痛藥物進行護理。(5)康復護理。在飲食方面,要叮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飲食要清淡,必要時前期可以食用流失流食,嚴禁食用脂肪或者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在術后的前3天,一定要按照護理人員的囑托進食,在3天之后可以逐漸的恢復到日常飲食中;患者在手術完畢的6個小時左右時需要進行下床排尿,護理人員要進行適當的指導,以免發生意外情況,影響術后的恢復;在手術后的12個小時左右時,可以安排患者下床進行適量的活動[2];時刻注意患者有無發生并發癥的情況,提前使用恰當的措施進行預防,一旦發生及時進行應對,提升患者的手術恢復效率。
1.3 觀察指標
實時記錄兩組患者在手術和住院期間的各項時間和各類術后并發癥(水電解質紊亂、切口位置感染、墜積性肺炎)的發生情況數據。
1.4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的恢復所用時間越少、并發癥發生概率越低,患者的治療效果越好。其中各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各組發生并發癥患者人數之和/各組總患者數。
1.5 統計方法
運用SPSSP20.0統計軟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采用t檢測,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手術所用時間和住院所用時間均要比對照組所用的時間少,P<0.05,詳見表1。
2.2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1.63%,遠低于對照組的33.33%,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一般發病急,并且發病時往往會出現腹部絞痛、惡心、嘔吐、發熱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2]。老年患者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相較于年輕人都較差,所以進行手術治療,無論是在術前還是術后,護理工作都很重要[3]。任憲玲[4]報道了接受常規護理的33例和33例接受圍術期干預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顯示圍手術期干預的患者的手術用時(50.5±13.4)min、住院天數(2.9±0.9)d比對照組明顯較短,并發癥發生率僅為6.1%,低于參照組27.3%。通過本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情況,手術所用時間和住院所用時間均要比對照組所用的時間少,實驗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1.63%低于對照組的33.33%,可以說明實施綜合護理(心理護理、腸道護理、術前護理、疼痛護理、康復護理)有助于老年患者的治療恢復,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5]。
綜上所述,在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在臨床中效果顯著,可以進行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守瑞.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3):141-142.
[2]連牡丹.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圍手術期優質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2):141-142.
[3]王昆卉.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2):148.
[4]任憲玲, 張宏艷. 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分析[J]. 中外醫療, 2017, 36(16):160-162.
[5]張潔. 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3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