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摘 要】目的: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的臨床診治研究。方法:選取2017年1月27日到2018年10月2日期間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3)和觀察組(n=33),對照組人員采取沙丁胺醇治療,觀察組人員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施以紅霉素聯合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肺功能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臨床治療中應用沙丁胺醇和紅霉素聯合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吸煙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因素,因此患者戒煙、改善生活習慣對治療也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19-02
慢性阻塞性肺病呈現為進行性發展,支氣管擴張具有不可逆性變性、擴張現象。因此一旦產生需及時對其進行控制,依據研究顯示[1],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患者治療有積極影響。本文以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為研究對象,部分人員采取沙丁胺醇治療,部分人員在上述基礎上施以紅霉素聯合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7日到2018年10月2日期間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男25例(75.76%),女8例(24.24%),年齡在55-69歲,平均年齡為(62.08±5.34)歲;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1.34±2.90)年;吸煙史:超過400支/年:27例,無:6例。觀察組男26例(78.79%),女7例(21.21%),年齡在56-69歲,平均年齡為(62.36±5.22)歲;病程5-19年,平均病程(11.89±2.28)年;吸煙史:超過400支/年:29例,無:4例。兩組患者個人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選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此項研究并行知情書簽訂。
1.2 方法
1.2.1 診斷
慢性阻塞性肺病:依據患者是否存在吸煙史等因素結合患者臨床表現、肺功能檢查情況進行判斷,其診斷必備條件為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2]。
支氣管擴張:患者表現為排痰量多,痰為黏液膿性,呈黃綠色,部分伴惡臭。多次咯血,有反復性肺部感染,病程較長。
符合上述兩種情況可判定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
1.2.2 治療
對照組人員采取沙丁胺醇治療,觀察組人員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施以紅霉素聯合治療。兩組患者入院后皆開展常規治療,如肺康復、吸氧等。在上述基礎上對照組添加沙丁胺醇(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9265)治療,每日3次,每次2-4mg。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紅霉素(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2571)聯合治療,每日1次,每次0.5g。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FEVI/FVC,FEVI%)并予以詳細記錄;②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予以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分析
行Excel數據庫建立,應用SPSS20.0軟件工具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驗,均數方差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百分率表示,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EVI%
將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EVI%進行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肺功能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將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患者進行對比,對照組發生1例(3.03%),觀察組發生0例(0.00%),差異不顯著(X2=1.015,P>0.05)。
3 討論
依據目前現狀來看,慢性阻塞性肺病發病機制還處于研究之中,普遍認為其是一類慢性炎癥,以肺實質、氣道等為特征[3]。但是通過分析發現,吸煙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在治療中患者需改善生活習慣,戒煙,確保治療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多次反復的原因為支氣管或肺部感染,而合并支氣管擴張時多由于固定菌株致使其反復發作。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一旦發生,對患者及家庭具有嚴重影響,因此及時治療十分關鍵。
通過研究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肺功能變化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表明沙丁胺醇和紅霉素聯合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其原因可能在于小劑量紅霉素能夠對患者氣道黏膜黏液分泌進行減少,從而減緩氣道阻塞,發揮抗炎效果[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添加紅霉素聯合治療對患者治療未產生不良影響,無副作用。對照組產生1例不良反應,可能由于個人因素或外界因素干擾,后經相應處理后恢復。
綜上所述,吸煙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較主要因素,因此治療中患者需戒煙。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采取沙丁胺醇和紅霉素聯合治療效果較好,對患者治療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任愛梅, 曹生喜.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的臨床研究[J]. 醫藥前沿, 2016, 6(35):166-167.
[2]金國民, 陸志峰.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的臨床研究[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 8(14):113-114.
[3]周云, 陸志偉.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的臨床研究[J]. 中國社區醫師, 2015, 43(17):215-215.
[4]李敏莉, 毛蓓, 袁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3(11):8-10.
[5]韓國君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氣管擴張的臨床特點及診斷分析 智慧健康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