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今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生物學作為一門在初中義務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學科引起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初中生當前生物學系狀況如何,如何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成為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究的問題。但是在現行的生物教學方法下,依然存在著諸多教學上的漏洞。幾千年來,生物學科在我國農、林、牧、副、漁和醫藥等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當前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說,要想讓學生日后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學好生物是一項必備條件。因此,本文從初中生學習生物現狀出發,通過對初中生生物學習的主觀影響因素和客觀影響因素入手,深入剖析初中生生物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同時對癥下藥,根據具體問題尋找行之有效的初中生生物學習的對策,讓生物這門學科發揮出其應有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生物學科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激發出學習生物的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 學習現狀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213-02
一、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育改革的推進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推進了初中生物教學的改革,早在2001年我國就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論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也就給我們的初中生物教學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冻踔猩锝虒W大綱中》也指出,生物教學應當從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需要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學能力,初中生物教學應該加強思想情感教育,從建立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出發。而大部分教師也確實在實際教學中認真貫徹了以上綱要,卻依然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成效,究其背后的原因,筆者發現了以下幾點問題,值得教育者在日后的教學中加以解決。
(1)學生對生物學科認識不當。雖然初中生物是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學科,但是很多地區中考并沒有將生物列入必考項目,而且由于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模式中,導致大部分教師將教學的重心放在語數英等主要學科上,對于生物教學只是照本宣科,不進行深入的講解,使學生對生物的理解僅僅停留于表面,這也就導致了初中生物教學課上的教學效率偏低。同時,因為對生物知識的了解基礎過于薄弱,導致學生對生物學科不能提起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做別的科目的作業、搞小動作等現象逐漸增多,這些無疑都不利于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
(2)教學設備的缺乏。受到各種如學校場地、置辦資金、管理困難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一些中學校長忽視對生物教學器材的置辦,很少為教師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器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制了生物教師的教學效果,一些晦澀難懂的抽象概念無法僅用板書和口頭表達就解釋清楚,導致學生只是一知半解,自然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教學模式單一。眾所周知,生物學課是一門實踐探究型學科,要求學生在自我實踐中透析教材重難點,這就提醒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科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但是往往在具體的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還是主要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處于被動狀態。這種枯燥乏味的“填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磨滅了學生對于生物學科學習的熱情,甚至讓學生對其產生反感的情緒,所以在生物課堂上經常出現“教師疲憊,學生頭疼”的不良學習狀態。
(4)評價機制的不足。在應試教育中,最常見的評價機制就是考試這種途徑,但是由于生物在一些地區并非必考科目,所以在生物學科考查中卷子出題偏頗、學生答題態度不端正情況時常出現。這就導致生物考試這種評價機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名無實,無法真正測試出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而缺少必要有效的考查機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學習的動力,無法自覺主動地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
二、解決生物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正視生物學科意義,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生物作為一門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想在日后成為一個被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須擁有一定的生物知識基礎。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不應僅僅只注重眼前的考試主科,例如教師不妨在教學過程中,多將生活實例與教材上所描述的生物知識點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思考生物問題,在明確生物學科的重要意義的同時,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難懂的生物知識,可謂是一舉兩得。學生在及時轉變自己之前的錯誤觀念后,就能擁有足夠的動力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升。
(2)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要想課堂教學成效事半功倍,選擇與學科匹配的教學模式尤為重要。初中生物學科具有實踐性強、思維邏輯強、概念抽象等特點,這也就提醒教師,對于生物學科的教學必須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了解教材背后的重難點,這樣才能化難為簡。所以,教師不妨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組列,在授課前將本課時的重難點問題先交待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教材中尋找答案的同時與小組成員互動,互相答疑解惑,再有不會的問題,由教師統一解答。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3)采用新型教學器材,彌補實驗器材的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物教學領域也不例外,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集圖像、聲音、文字、光線、視頻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它可以將原本教材上晦澀難懂的知識點用更加清晰明了的方法展現出來,使知識點更生動、形象,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起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接受新的知識并且牢記于心,更可以彌補生物教學器材不足的缺陷,當教師無法帶領學生實踐生物活動時,不妨采用多媒體技術,在備課時找好相關教學資料,在需要時運用多媒體播放出來,配合著聲音與圖像,讓學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4)制定科學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雖然一紙成績可以考查到學生對本章節的掌握程度,但是教育者必須明了,考試成績并不能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憑證,倘若只是簡單以一場考試就對學生的生物能力作出評判,這對于學生是不公平的,對于教師自己也是極不負責任的。所以,教師應該制訂出一種更加全面、更加科學的評定標準,例如將其他方面能力評價,如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等因素列入評定范圍,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樹立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信心與積極性,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必然得到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初中生生物學習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需要教師加以改進。尋找初中生物課堂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奮斗目標。筆者相信,在當前大好的教育改革形勢下,初中生物教學必然會有更好的發展趨勢,學生可以成為新時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郭建德.初中生物教學之我見[J].無線互聯科技,2012(5):173-176.
[2]王飛.初中生物教學現狀研究與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25-126.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