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雯
摘 要:高中教育階段的生物學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生物學核心素養為宗旨的學科課程。以《細胞的分化》一節為例,圍繞“生物學科素養為核心”這一基本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并就課堂實踐提出思考和反思。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2016年9月,教育部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了界定,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新指向和新動力。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提出要求:“本課程的設計和實踐者要以生物學核心素養為目標”。這意味著一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圍繞核心素養展開,下面以《細胞的分化》一節為例,就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程序的設計以及教學反思等方面,將生物學核心素養貫徹和落實在具體教學過程中。
一、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
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結合《細胞的分化》一節具體內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圍繞核心素養貫徹的教學設計
結合《2017年全國新高考考試大綱》要求和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設計以下教學設計。
三、基于核心素養落實的教學反思
整節課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構建中來,同時注重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融洽而輕松。
回顧課堂實踐過程,以下兩個方面尚待商榷和提升。一是對科學探究維度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不突出,主要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中獨立思考與小組討論時間不充足;二是在對“干細胞”內容學習,學生普遍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由于課堂接近尾聲,無法就此展開更多的延伸。針對以上兩方面的問題,可采取在課前布置任務的方式來解決,例如,在課前留給學生上網查閱干細胞的應用方面內容,課堂上由學生來展示自己查閱和總結的內容,既是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也是社會責任的養成,同時也豐富了課堂內容,節省了課堂時間。
本文以《細胞的分化》一節為例,就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闡述了自己在教學設計上所做的嘗試和探索。針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式不僅局限于此,教師還要從觀念上更新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認識,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在加強生物學核心素養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多進行課堂實踐,并在實踐中反思,虛心在團隊間進行學習和探討,以此來踐行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促進教師的自身成長。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