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推進,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自主課堂的教學模式被提出,基于小學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時,應該注重對高效學習方法的探索,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符合當前的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
關鍵詞:探索模式;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
當前教育大綱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特點,針對性地實施自主課堂教學,對教學的觀念及教學的形式進行改革,以學生為指導,以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為基礎,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改善。本文基于對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具體提出如下課堂教學策略。
一、 學生主體教學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的課堂教學形式,學生被動填鴨式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對此教師應該進行針對性的改善,進行自主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實現最大程度的潛能發揮,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揮創新思維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充分思考,在興趣的指導下實現教學內容的掌握,教師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對于學生提出問題給予完全的指導,組織小組進行開放式探討,在共同思考探索的同時,較好地掌握學習的知識內容,學習的自信心得以樹立,學習的積極性更高,深化了學習效果。
二、 指導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小學語文自主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為了促進更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高效的自主課堂預習,在預習時,與課堂將要學習內容聯系,對學習重點內容進行分析,對難點問題進行思索同時存疑,達到最佳學習的效率。教師對這一環節應該充分設計,通過預習任務的安排讓學生可以充分熟悉課堂教學的內容,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自主預習,課后問題先自行思考,不理解的內容做好標記,針對性地對重難點內容有效地學習。如此,在課堂學習時,可以在對教學內容重難點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學習,教學的針對性更強,學習的效率及效果更好。
三、 趣味課堂設置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聯合實現最佳課堂教學的效果。可以利用趣味設計促進學生積極性的提升,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增強學生的自主思考,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提升探索能力,在進行課堂趣味環節的設計時,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1)運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時,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實現學生最大程度的注意力的集中,借助趣味性的聲音、圖像、視頻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學習的愉悅性,同時對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內容更好地掌握。例如:在進行《觀潮》學習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觀潮視頻,讓學生可以充分體會潮水不同時期的不同特征,讓學生真正體會大自然的宏觀力量,感受自然的偉大、壯觀,觀賞到潮水從遠及近,從來到退的全部過程,深刻體會潮水漲落的壯觀、雄偉。(2)情境模式設計: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地表演情境設計,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將重點內容突出,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保證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例如在進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古詩內容,根據課文內容對表演進行想象設計,同時根據學生自主理解的古詩內容進行人物表演,將古詩的內容與情感在表演中體現,通過表演環節,可以實現對課文的深刻理解,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深刻感悟。
四、 深化合作學習
教師在進行創新型教學時,注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獨立思考的同時,注重對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可以在課堂上提出,教師通過學生學習小組的劃分,讓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讓學生進行小組式交流研討,通過不同的思維的碰撞實現靈感的發散,在進行內容深刻理解的同時獲得新的學習體驗,通過其他同學的分享獲得新的感悟,更深刻地理解學習的重難點,推動學習的深入進行。如在進行《蝙蝠和雷達》的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深刻理解蝙蝠的工作原理,明確蝙蝠的超聲波飛行原理,通過學生之間合作式的學習,對學習內容深刻分析,對蝙蝠深夜工作時遇到障礙處理及夜間探路原理明晰,提升學習的整體效率及效果。
五、 課外活動設計
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通過多種課堂內容的設計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散,在課外注重豐富學生語文課的課外活動,注重學生的自我特長的發揮,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同時激發自我積極體驗主動性。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的改編,在進行表演的同時,實現自我的創新思維的發散,同時增強團隊的合作與個人表現能力,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多種主題征文活動,可以設置多種獎勵形式,展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踴躍自我表現,提升自我的表達能力,通過多種的課外活動增強語文綜合能力。
六、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長久的學習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同時,注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真正將學生放置于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思考、復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可以扎實掌握學習的基礎知識,同時可以將學習的理念潛移默化轉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七、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及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多樣的學習形式,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真正發揮指導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注重團隊的協作讓學生積極探討課堂的學習內容,在分享心得的同時獲得更多的學習感悟,通過多種豐富的課外活動深化知識理解,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實現自主課堂最佳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淼.基于多樣化教學模式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J].中外交流,2018(28):218.
[2]鄧娜.試論構建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9):139-140.
[3]周曉玲.淺析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自主化對于教學的促進意義[J].考試周刊,2017(90):66.
[4]張旭影.小學語文“引導質疑、自主探究、理解感悟、拓展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郝明吉,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南坪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