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甜甜
【摘要】目的:探究持續護理在預防老年帕金森患者誤吸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患者12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持續護理的觀察組,每組61例,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SAS、SDS和FMA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誤吸及其他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帕金森綜合征患者應用持續護理能夠減少誤吸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持續護理;帕金森;誤吸;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140-01
帕金森綜合征又稱為癡呆、震顫麻痹等,多發于5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該病患者早期會出現肢體僵硬、震顫和運動遲緩等癥狀,中后期會逐漸出現步態異常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傳統治療帕金森多采用藥物治療,雖能對患者病情起到控制作用,但因患者無法忍受長期的藥物作用,最終治療效果不佳。據調查,持續護理干預對帕金森患者治療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筆者選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間122例老年帕金森患者,意在探討持續護理對帕金森患者疾病康復及減少誤吸發生的影響,現有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將我院上述時期122例帕金森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1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37例,女24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4.33±4.71)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45±2.88)年。觀察組患者男35例,女26例;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4.51±4.19)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96±2.73)年。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疾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兩組患者在臨床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體位指導、個人衛生護理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持續護理,具體措施為:①成立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帶隊,選擇科室內責任心強、具有同情心的優質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通過一定時期的持續護理知識培訓后上崗工作,小組內所有人員需不斷提高自我專業素養和工作質量。②誤吸風險評估護理。由于帕金森患者年齡和疾病的特殊性,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食過程中是否出現誤吸、嗆咳等現象進行觀察,并作出風險評估和針對性的護理方案[2]。③持續性健康宣教。護理人員不僅需在患者入院時對其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外,還需定期開展疾病健康講座,通過口頭溝通、視頻講解以及臨床示范等方式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誤吸、嗆咳、嘔吐的危險性,并告知處理辦法。④持續強化吞咽功能。護理人員使用冰凍棉棒蘸取少許水對患者舌根、軟腭等部位進行輕微刺激,鍛煉患者的咽部功能,此外,護理人員可鼓勵患者進行空吞咽和咀嚼訓練,增加吞咽肌肉的功能[3]。⑤持續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語言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需及時給予有效的回答,對于語言功能障礙者,可鼓勵其通過其他方式表達內心的想法和疑問,另外,護理人員需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確保患者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⑥飲食管理。為患者制訂高維生素、高蛋白質的飲食計劃,并告誡患者戒煙戒酒,禁食辛辣刺激食物。⑦運動訓練護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運動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為患者制訂具有針對性的運動訓練計劃,對于無法站立或走動者,可指導家屬幫助患者進行肢體按摩,防止肌肉萎縮;對于步行困難者可幫助其在行走時加大肢體運動幅度;對于坐起困難者可增加平臥坐起的訓練[4]。⑧藥物持續護理。除告知患者藥物的服用注意事項外,還需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及時調整藥物用法和用量。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向患者家屬分發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其中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護理滿意=(非常滿意+滿意)/n×100%。②患者心理狀態及運動功能評分。采用帕金森患者心理狀態評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抑郁(SDS)、焦慮(SAS)評分,滿分為100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好;采用運動功能評分表(FMA)對兩組患者護理6個月后進行肢體運動功能康復評分,滿分為100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運動功能恢復越高。③兩組患者并發癥。護理人員需觀察兩組患者誤吸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并作出分析,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數/n×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SPS 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 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為95.08%,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分析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及運動功能恢復情況
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和肢體運動功能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詳見表2。
2.3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2.95%,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老年帕金森發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老年人自身機體功能衰退,肌肉彈性減弱,易引起口腔粘膜萎縮造成吞咽功能遲緩,導致患者胃內食物反流形成誤吸,誤吸的發生不僅會引起吸入性肺炎,還會造成患者窒息甚至死亡,對其生命安全產生極大威脅[5]。目前治療老年帕金森的主要目標是減輕患者疼痛、維持患者生命,但由于長期的藥物作用,致使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的負面心理,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康復。持續護理是一種持續性、不間斷的個性化護理手段,通過對患者心理、生理、運動方面以及吞咽功能方面進行持續性的護理干預,顯著降低誤吸、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生,加快患者身體康復。
柴華等[6]學者將9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持續性護理的觀察組,每組48例,經護理后發現,觀察組患者運動功能及抑郁程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及運動功能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柴華等學者研究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持續護理對老年帕金森患者身體康復具有促進作用,能夠降低患者誤吸發生率,提高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章玉娟, 黃梅香.28 例帕金森患者的護理體會[J]. 大家健康, 2015, 9(5): 244-245.
[2] 王敏, 符曉艷, 江禮, 等.老年腦梗死吞咽障礙病人早起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中國臨床護理, 2017, 9(3): 210-213.
[3] 胡桂賢, 唐志敏.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護理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0(19): 1740-1742.
[4] Lazarus CL.History of the use and impact of compensatory strategies in management of swallowing disorders[J]. Dysphagia, 2017, 32(1): 3-10.
[5] 朱沛沛, 王錦玲.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帕金森病病人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5, 29(30): 3820-3822.
[6] 柴華.持續個性化護理對老年帕金森患者抑郁癥狀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6): 113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