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幼兒在學前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與發展方向,在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學前課程教育。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對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建設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探索其建設構架,為學前教育的發展提出一些個人的淺見。
關鍵詞:幼兒發展;學前教育;課程建設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幼兒時期所奠定的學習基礎會對個體的身心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學前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毫不夸張地說,幼兒時期進行的良好教育會對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各項機能的訓練是每個兒童都必須要掌握的,而學前時期進行良好的教育會使個體終身受益,因此在兒童時期,積極地開展學前課程建設來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過程中,家庭和學校要注意的是以幼兒的自身發展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學前教育的課程構建。
一、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的相關概念
簡單來說,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就是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遵循幼兒的發展特點,依照幼兒的發展方向來進行學前課程的教育。學前教育課程主要是通過家庭和學校建立幼兒發展的觀念,然后制定相關的教學流程,以此來促進兒童的認知觀念以及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學習興趣得到了調動,智力也得到了有力的開發。
二、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的目標體系
(一) 整體目標
在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課程設計的科學有效性,在構建相關課程的時候,應該從幼兒的發展特點出發進行目標制定,而且應該考慮到幼兒的基本情況以及教育的現狀,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整體目標,這樣才能使得整個體系真正的建立起來。
(二) 領域目標
根據學前教育課程的內容來看,主要包括五個領域類別,這五個領域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以下筆者對這五個領域進行簡述:
健康領域主要是通過相關活動的個開展來培養幼兒的身體健康,使得幼兒的健康狀況有所保障;語言領域可以使各個器官的表達有機結合,在多次反復的練習中,不僅提高了表達能力,還能使得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升;科學領域主要是培養幼兒對知識的渴望,就是我們俗稱的“求知欲”;社會領域主要是為了加強幼兒對社會關系的理解,使得幼兒建立初步的社會責任感;藝術領域是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審美情趣,使幼兒建立正確的審美觀。
三、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建設的內容
(一) 健康課程
健康課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健康的日常生活,二是健康的心理狀態,第一點是指通過相關課程的教育,培養幼兒的日常生活習慣,比如說吃喝拉撒等等必要的生理需求,除此之外,還需要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由于幼兒的心理尚處于不完善的階段,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學習能力又極強。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學習的優勢,來進行安全意識的建立,從而加強幼兒的生理健康教育;第二點,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教師細心且正確的指導,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樹立幼兒健康良好的心態。
(二) 科學課程
對于年紀尚小的兒童來說,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都不夠健全,這使得他們無法安靜地專注于一件事情,大多數的兒童都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也頗為擔心。
這就要求學校應該充分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情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來進行科學課程的講授,使得幼兒可以對身邊的還有陌生的事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對知識產生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科學知識的學習,可以使得幼兒的知識面更廣,也可以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以及學習精神。
(三) 語言課程
調查顯示,幼兒時期進行的良好教育會對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語言表達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掌握的能力,而幼兒時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會終身受益。因此在兒童時期,積極地開展相關活動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教師應該從幼兒的發展方向出發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語言學習,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孩子們起到帶頭規范的作用。
目前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故事(神話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口語化的教材、外語相關資料等,總的來說就是語言知識的學習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還有學前幼兒英語知識的學習。
(四) 社會課程
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家庭、學校和社會是構成發展的三要素,其中家庭作為直接影響兒童的教育場所,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社會也是,雖然不如家庭的影響力直接,但也是促進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培養幼兒的社會能力非常重要,教師應該通過對傳統的社會文化以及社交禮儀進行簡要的講述,從而樹立幼兒正確的價值觀。
(五) 藝術課程
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全面發展異常重要。而學前階段是形成全面發展的基礎時期,由此可以看出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可以使兒童的學習能力加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兒童的肢體協調能力發展,使各個器官的表達有機結合。
這就使得學校對幼兒的教育不僅僅體現在健康以及科學知識的培育上,學校應該以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前提,培養幼兒的音樂能力和美術能力,從而為幼兒建立正確的審美觀。
四、 結語
綜上所述,任何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要遵循對主體的培養,幼兒的教育也是如此,現有的學前教育模式要求教師在進行學前教育的時候,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幼兒的發展方向,即“以幼兒發展為本”,因為幼兒不管是以何等角色與人相處,他始終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于世界上的。也正是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導致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有的幼兒學習能力較強,就可以通過相關的學習來加強各方面能力的訓練,而有些不善言辭或者學習能力較差的幼兒則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使得學習效果不太理想。
參考文獻:
[1]趙德娟.學前教育如何在游戲中評價幼兒的發展[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72-73.
[2]陳小慧,楊日飛.“幼兒為本”:新《幼兒園工作規程》的核心理念[J].現代教育論叢,2017(3):37-43.
[3]潘秀萍.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學前教育課程建設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11):254-255.
作者簡介:
李永江,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