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志
摘 要:如何利用網絡的特點,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話題。本文從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面臨的挑戰入手,對新時期加強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網絡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研究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其便捷、多樣性等特點已經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傳播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網絡對于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和道德觀念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新時期借助網絡載體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顯得尤其重要。
一、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點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僅為高校提供了充足的教學資源和信息,同時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內容更加豐富
通過網絡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實現資源共享,海量的信息極大地豐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與信息,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二)時間和空間無限延伸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在特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進行。而網絡的開放性、實時性和跨地域性的特點,有效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以讓師生之間隨時隨地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三)手段多樣化
網絡具有共享性、豐富性以及圖文并茂等特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主題實踐、小組活動等常規方式,學生依托網絡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方式,比如通過微課、慕課、論壇、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突出實效性
網絡平臺可以讓師生更加及時、便捷的獲取最新的知識與信息,極大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在網絡環境下,師生實現平等的對話與交流,拉近了師生的交流距離,還有利于教師準確真實的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脈絡,對癥下藥。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網絡環境的多元化和復雜性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信息,也提供了大量不良信息。學生通過網絡也不乏受到一些錯誤的價值導向和消極內容的侵害,使學生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現狀
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同時也要熟悉掌握網絡技術。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性人才數量不足,許多高校甚至沒有專職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影響了網絡思政教育的順利進行。
(三)大學生網絡言論的監管能力
大學生是網絡的忠實粉絲,可以在各種軟件平臺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意見。由于網絡自身具有的開放性、隱蔽性、虛擬性,對網絡平臺的監管難度很大,如果學生的言論主導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勢必會給社會、他人或自身帶來較大的傷害,這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內容
各高校普遍意識到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創新網絡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但目前很多高校網站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欄仍側重于對新聞信息的更新和紅色信息的宣傳,采用傳統說教的形式,內容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不能有效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網絡環境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討
(一)建設專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首先要整合力量,構建專兼職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老師、專職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任教師和其他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等,從而形成工作合力。其次要重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訓。通過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打造一支既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又具備一定的網絡技術的專業教育隊伍。
(二)重視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創建
當前新媒體成為高校學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 ,如:QQ、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都是大學生比較易于接受。因此,高校除了要依托學校官網、教務系統外,還可以開通官方微博、微信號等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豐富教育內容。特別要關注當代大學生興趣點,及時更新內容,讓網站成為大學生瀏覽學習和接受教育的有效平臺。
(三)建立有效的網絡信息管理機構和制度
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凈化網絡環境。首先,加強對信息網絡的監控和管理,發揮技術部門監管作用,防止危害思想健康的信息入侵校園。其次,要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校園網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推進網絡傳播行為規范化、有益化和法制化。
(四)精心設計載體,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大學生作為網絡群體的主力軍,他們思維活躍敏捷,具有積極的參與競爭意識。因此,通過設計多種活動載體,將網絡平臺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線下的積極激勵相結合,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到其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比如:通過網絡平臺開展感恩教育、在線競賽、網絡征文、就業指導、社會熱點等多元化活動,搭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提升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實現其自我價值。
四、結束語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網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開辟了新路徑,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網絡自身的虛擬性和自由性也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結合網絡環境的新特征,開拓工作思路,使教育工作更具有專業性、時效性,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踏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