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儒彬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除了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之外,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在目前的中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試考試能力,忽略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切入點,探究中學數學教學新模式,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創造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關鍵詞: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問題;策略
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適應新時代創造型人才的培養要求。現階段,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及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教學的重點有所偏離,培養出來的人才難以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而在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需要教師轉換教學模式,且能夠以全新的方式和角度不斷創新課堂教學,以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打破學生原有的固定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一、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鍛煉,有效培養出來的一種創造意識和創造精神。創造性思維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不墨守成規,更多的是求異、求變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并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在現階段的中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客觀因素影響,教學的重點與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有所偏離,進而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興趣[1]。更為重要的是,在現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其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基礎知識較薄弱,且難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進而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受限,難以創新。
二、培養中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激發興趣,保持好奇心
在現階段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求教師能夠結合時代發展特征,不斷優化其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且能夠保持學生的好奇心,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能夠按照教師要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其教學方式,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相應的數學實踐活動,以有效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思考,不斷探究,且能夠結合多種學習方式,不斷深化其學習效果。學生在獨立自主的思考過程中,能夠有效培養其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轉換思維方式,打破常規
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打破其常規的思維方式,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其思維方式。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能夠有效轉換其教學觀念,以結合時代發展特征,不斷創新其教學模式,且能夠充分考慮到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以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而增強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轉換其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結合相應的學習內容不斷創新其思維方式。這就對中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之外,還要有效地滲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有效避免學生因長期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形成定向、僵化思維模式的現象發生。
(三)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在培養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還要求教師能夠通過相應的教學工作,以幫助學生加強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同時,讓學生能夠將這些表面上的感知收集整理起來,當再次接收到新的信息時,能夠將舊信息和新信息充分結合起來,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2]。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調動其想象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以有效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訓練,通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有效加強學生對創造性思維的認識,且能夠讓學生在加強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不斷創新思維,發散變通,使學生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的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所謂的發散性思維,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多思考,多質疑,以在思維沖突的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且能夠讓學生從具體的問題出發,不斷向外延伸,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加強思考,且能夠讓學生通過有效的擴展不斷加強其問題意識,有效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以有效的訓練,通過思維鍛煉,不斷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加強教學設計,通過遞進式的教學內容,有效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層次和角度,在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求教師有效加強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認識,且在教學的環節當中能夠積極應對,結合時代發展特征,不斷優化創新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能夠有效轉換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袁祖望.“零諾貝爾獎現象”與中國教育:與瞿葆奎先生、熊川武先生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1):26.
[2]童菊芳,丁么明.創新教育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孝感學院學報,2005(1).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與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071)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