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洲 李文琴
摘 要:《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有大量關于師生關系的描寫,例如孔子與顏回、孔子與子路等,《論語》中的師生關系并不單一化,而是復雜飽滿的,包含了很多內容。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為基礎展開研究,以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維持更好的師生關系,對我國現實問題有很多啟示和價值。
關鍵詞:《論語》;師生關系;現實價值;教育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钡拇_,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論語》作為儒家經典之一,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思想。當前,“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在這種呼聲之中,不乏極端的傾向,有人甚至說“傳統的師生關系缺乏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對我國傳統的優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割裂與忽視。作為我國最早的“素質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們構建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今天推行素質教育,其精神實質是接續一個中斷已久的傳統,是在開拓孔子的教育文化精神,即重建以人為本的教育。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語文教師,筆者在教讀《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以下簡稱《侍坐》)這篇文章的過程中,一次次被《論語》中那深邃的思想所震撼。《侍坐》一章就其內容來看,是關于孔子和他的四個弟子言志的談話記錄,但這些言論的字里行間透視出的是人性的光輝,反映出的是各自的性格,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展現出來的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和教育教學環境,與今天所倡導的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是同步的。
一、民主——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
通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為主學生為次,教師為主動學生為被動的管理關系是主流傾向。而放到教學活動中,民主就該是學生有參與教學、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鬃邮┬械氖且环N以學生為中心的民主教育,顯示出對學生的充分尊重,這同樣是現代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方向?!妒套返谝欢危◤拈_頭到“則何以哉”)寫孔子問志。子曰:“以吾一曰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面對席前的弟子——子路、曾晳、冉有、公孫華,循循善誘,充分發揚課堂民主,師生間建起了心靈的紐帶,傳遞著溫柔的思想力。在上音樂課時,同樣充滿了民主精神:“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保ā妒龆罚┻@些音樂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樣產生了積極而有益的影響。我得到的啟示是:要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教師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心靈自由的人,就必須擁有海納百川的民主胸襟,這是建立起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二、平等——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石
對話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理念,而對話的前提就是雙方的平等。平等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尊嚴的平等,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權利的平等,特別是學生受教育權利的平等?!妒套返诙危◤摹白勇仿薁柖鴮υ弧钡健拔崤c點也”)寫弟子述志。在“子路率爾而對曰”后,孔子并沒有“厚此薄彼”,并沒有讓他心目中的“精英學生”獨領風騷,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討論以展示學生的真實思維狀況。“求,爾何如?”“赤,爾何如?”“點,爾何如?”他通過點名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盡情展現自己的個性,豐富課堂內容。我得到的另一個啟示是:學生是否真正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真正平等地尊重每一個學生,是否將自己視為與學生平等的朋友。
三、和諧——新型師生關系的佳境
《侍坐》中“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边@一情景歷來被許多名家所稱道,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一片段中洋溢著和諧的元素。孔子尊重學生,允許學生張揚個性,教育教學氣氛十分和諧。我得到的最后一個結論是:教師要在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平等相處,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優良的個性品質,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和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完美的教育教學藝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積極開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只有在師生協力合作、融洽的人際氛圍熏陶中,學生身心才能和諧健康地成長,也才能讓學生的思想沖破牢籠,去呼吸人類文明那自由甘美的氣息。
可以說,作為《論語》中篇幅最長的文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在傳遞給我們文學美感的同時,場景中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教育環境,與今天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是十分相似的,而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正好抓住了新課程改革的“魂”,這也應成為各位同仁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成林.認識孔子:重讀《論語》[J].師道,2006(3).
[2]房立禎.孔子教育思想與素質教育[J].山東教育(中學版),2001(Z2).
[3]劉云,劉天越.論孔子的學習觀[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1(10).
[4]林東進.對《論語》中教育思想的淺析[J].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4(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8]GHBZ09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