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業禮
摘 要:科學教學:探究是教學的中心環節;科學使用實驗材料對猜測的驗證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科學教學;探究;實驗教具;實驗器材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以自身的經歷告誡人們:沒有大膽的猜測就沒有偉大的發明,科學探究的過程就是追求真理為最高目標,只有不斷探究,才有偉大的發明,創造出更多的價值服務于人類。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如何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是現代工作者在思想上追求的問題。
一、科學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活動是科學教學的核心,有效的科學教學離不開探究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親身經歷的機會,激發在探究活動中尋找知識的欲望。沒有探究的科學課是偏離教學目標的課,更談不上學生獲得真知識。探究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一堂課中利用科學的方法探究出問題的結論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在教學六年級科學《電和磁》這一課時,只需要簡短的引導,引出研究的問題:通電的導體靠近指南針,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讓課堂在驚奇和疑問中開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只需簡單回顧磁鐵具有的性質:有磁性,能吸引鐵等性質。而導體通電后是否能使指南針偏移?這激發了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大膽放手讓學生操作,通過實驗驗證可以得到通電的導體能使指南針偏移,還會獲得“把指南針放在導體上面或下面指南針偏移的方向不同”這一新知識。這一發現使學生會在實驗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洗禮,真正體驗到科學奧妙之處來源于實驗探究,使學生產生對科學的敬仰之情,這就是科學探究的魅力所在。
科學家李時光說過:“科學的存在全靠它的發現,如果沒有新發現,科學便死了。”而新發現就在于不斷探究才會不斷出現新發現。如今我們缺少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真正缺少的是探究問題能力的培養(實驗操作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創新能力被放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創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有賴于教育。
二、注重制作實驗教具,提高科學探究實效
科學使用實驗器材,本身就體現了對科學的態度,更能體現出學生對科學知識理解的程度。通過實驗驗證問題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的手段,它是傳播知識的輸送帶,是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科學知識的途徑,是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載體。任何一個科學結論都不是憑空想象的,沒有一套完整的實驗器材很難達到理想的探究問題的結論。在小學實驗教學中由于教具配備不完善,影響了實驗教學效果,所以自制實驗器材顯得非常重要,目的就是使教學直觀化,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感性知識。
我在教學六年級科學《神奇的小電機》這一課時,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直觀體驗到轉子的轉動是通電的線圈產生的磁性與磁鐵的磁相互作用,才使小電機轉動起來的探索過程。這部分也是本節課的中心教學環節。上課前我用礦泉水瓶(帶有瓶底的那一半剪下來作為支架)、導線(做成不同圈數的線圈)、磁鐵等器材,精心自制了六組轉子,只需講清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然后把探究的過程放手交給學生,分組實驗。通電后各小組都能成功使小電機轉動了起來。引導學生由于磁鐵距離線圈的遠近不同,轉子轉動的速度也會發生變化。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制作教具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通過制作簡單實驗器材彌補了鄉村科學學科教具配備不足的劣勢,這一做法可以幫助教學資源相對落后地區的學生獲得知識。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科學人才,推動社會不斷進步。
總之,實驗器材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準備實驗材料的過程也是一種科學探究的過程,只有巧妙利用實驗材料,融會貫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探索效果。人類的進步是建立在科學進步基礎上的。我們應重視基礎教育,教育學生勇于探究、勇于擔當。學真人、做真人、培育出更多的科學真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踏實做好培養科技人才的傳播者。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