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瑞
摘 要:初中數學是初中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發展意義重大。數學具有高度嚴謹的固有屬性,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好課堂例題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例題的教學價值,可有效促進學生思考,發散學生思維,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良好效果。結合教學工作經驗,淺談初中數學課堂中例題設計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例題教學;教學設計
古人語:“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掌握事物發展的先后順序,了解事物存在的客觀規律,才能遵循事物的特點而游刃有余地開展工作。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例題教學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末。例題具有高度的歸納性,將課堂學習中的多種知識融合到例題之內。例題起到示范、引導的作用,而通過例題教學,學生才能從中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靈活地運用知識。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或者是不注重例題教學,或者是在開展例題教學時缺乏充分的準備,從而導致例題教學質量不佳。
一、例題引入
完善例題教學,就要重視課堂導入設計,做好課堂教學中例題的引入工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以靈活、巧妙、趣味性的導入技巧,在課堂導入中引入新知識,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變被動接受為自主的學習、探究,后續的教學過程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例題引入階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提高例題引入的趣味性。初中學生進入青春期,思維敏捷,熱情洋溢,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學生喜愛聽故事,喜歡好玩有趣的事物,討厭墨守成規或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此,在例題引入時,教師應全面而深入地考量例題引入的趣味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為切入點,以點及面,從而有序地進入例題教學之中。其次,保障知識的關聯性。人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當人體接受到外界陌生信息后,大腦的首要反應是采取“謹慎”,或保守的反應。事實上,人們在面對熟悉的事物時,內心總能泛起溫馨、愉悅的感覺,而對于陌生的事物,人們總是懷有恐懼、抵觸的心理情緒。基于此,在引入例題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讓例題的引入過程與學生的認知狀況實現良好的銜接,而不是出現突兀、生硬或存有知識斷層的消極現象。
二、例題分析
優化例題教學設計,以趣味、活潑等方式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后,需注重引導學生對例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例題教學不應停留在單一的解題層面,應從一個知識點擴散其他知識點,通過例題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對例題的分析、研究。比如說,筆者在教學“三角形”相關知識點時,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例題1:用一條長為18cm的細繩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長是底邊長的2倍,那么各邊的長是多少?(2)能圍成一邊長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嗎?為什么?對于這個例題中的第一個小問題,學生可通過設置底邊長為未知數x,把握三角形腰長和底邊的對應關系(也即:腰長=2x),利用方程組x+2x+2x=18,從而輕松地解答出來。對于第二個小問題,同樣可通過設置未知數x來解答。但是,有的學生在解答完了之后,其數學運算結果是正確的,但還原到例題中卻出現了錯誤。例題1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同時也能檢測學生對三角形基本性質的掌握情況。脫離三角形的固有屬性,而單純從數學計算的角度出發,必然在解題過程中出現思路上的錯誤。通過這一錯誤的計算,讓學生反過來思考三角形的基本性質,學生的學習印象會變得更加深刻。
三、例題運用
初中數學教學中,絕大部分例題與理論知識之間存有相互映射、對照的關系。在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學生可通過理論知識,輕松地對例題進行解答。然而,如果只是簡單地解答例題,將例題視為普通的題目,只是生硬地將理論知識套用到例題中,只是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例題,則難以真正深入到例題內容中,也難以通過例題教學強化學生的學習印象,啟發學生思考。在教學實踐中,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一絲不茍,十分認真,但是在考試或平時的測驗中,成績往往不盡如人意。由于學習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沒有獲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大幅度減退。筆者在與這部分學生溝通后發現,學生的學習方法不佳,尤其是對于課堂教學中的例題,沒有靈活地加以運用到解題過程中。數學題目層出不窮,而初中數學中所涉及各類知識點林林總總,較為龐雜,學生學習例題不能解一題,會一題。而是要通過自身的思考,將例題融會貫通,從而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為我所用。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例題并不是題目,而是一種解題的思維方式。例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思想、技巧,思考例題中對公式、定理的運用方法,而這才應該是例題教學的真正意義所在。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數學學習不能死記硬背定理、公式,不能照抄照搬例題。了解知識點的核心所在,從中學會變通,靈活地對知識進行遷移、運用,才是高效學習數學的方法途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設計例題教學模式,凸顯例題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讓學生由例題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在例題分析中強化思維訓練,并觀察、模仿、研究例題中的數學思想,循序漸進,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