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高原
摘 要:語文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科目,也是進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初中語文活動式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規律作為教學基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時運用活動式教學方式,立足語文科目的教學目標,通過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規律,結合初中學生思維靈活、潛力巨大的特點,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動式教學;理論探討;實施策略
初中語文活動式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觀念,而且也是一種教學方式。語文活動式教學順應新課改的要求,能夠表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與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形式和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初中語文活動式教學具有主體性、互動性、開放性、建構性、多元性等特點,不僅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還提供了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途徑,豐富和發展了教學理論體系。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活動式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及其教學方式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教學問題。例如,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不貼合實際要求和學生學習需要,采用的教學方式固定單一,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不高。同時,雖然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已經得到轉變,但是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填鴨式教學”“教師一言堂”等現象仍然存在,教師通過“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傳授教學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傷害了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不能全面學習和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師需要采用活動式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活動式教學的重要作用
語文活動式教學的教學模式類型有技能操作型、問題解決型、情感陶冶型等。語文活動式教學通過“活動情境創設—活動前期準備—組織開展活動—活動情況小結—布置活動作業”這個基本流程,在語文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全程融入其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多種活動形式穿插其中或者綜合使用、貫穿始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語文教師還可以借助多種評價形式、評價手段和評價方法來促進和優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技巧和能力,活動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三、初中語文活動式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實施策略
1.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語文教師在運用活動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要提前對語文教材的內容進行仔細研讀,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增強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第二單元《秋天的懷念》這一課的主題是“至愛親情”,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的方式開展教學,以創設情境的形式引入新課內容,通過營造濃郁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詩歌朗誦、播放視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教學情境,引入課堂教學內容。
2.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
初中學生由于受到認知規律、思維差異性以及生活閱歷不同等因素的影響,在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上不太全面。同時,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活動式教學方式不是教師一味地遷就和迎合學生,而是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問題、思考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第四單元《紀念白求恩》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朗誦課文,感悟課文中人物角色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教師還要借助提問的形式使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要注重從思想和情感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高效的教學課堂,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3.綜合多種活動形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活動式教學時,可以綜合采用多種活動形式,如辯論式、表演式和游戲式。教師借助多種活動式教學的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教學第六單元《皇帝的新裝》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演繹課文內容,通過代入人物角色展現文中的語言、動作和人物神態,將課文中抽象的文字內容轉化成具體的表演,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觀點和感情,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和互助精神得到鍛煉,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進行活動式教學時應結合實際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綜合應用多種活動形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施盈璟.在有效的“活動”中學語文:從肖家蕓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談起[J].基礎教育論壇,2016(3).
[2]施瀾,肖家蕓.基于學情的語文活動式教學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
[3]李九肖.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活動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4]李歡.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