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摘 要:在新課標要求下,對數學的教學要求是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潛力;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根據教學經驗,提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主體;作用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小學的數學教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存在著教育教學模式陳舊,數學知識以學生的灌輸為主的問題。這也就導致了學生不能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對數學學習也就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種教學模式不能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適應,也不是一種科學和正確的教育教學方式。所以,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非常重要。
一、營造和諧教學氛圍
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激發自身的思維,積極進取的前提條件是學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果數學老師不能關注到學生的心理變化,學生就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數學老師最好能夠營造良好和諧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數學老師應該做到:第一,數學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和理解班級里的學生,和學生做朋友;第二,數學老師要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見的難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公平、公正和民主的意識,增加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發揮數學老師的主導地位
數學跟語文和英語這類語言學科不同,數學要求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數學原理和數學知識,并且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用一種積極的心態,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解決數學問題,接受新的數學知識,構建自身的數學思維和知識結構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在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發揮好自身的指導作用。數學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把學生提問,啟發學生思考,給學生解決疑難問題放在重點。數學老師一定要避免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發揮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數學問題,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
1.創新教學環節,激發學生求知的主動性
數學老師的教學應該把以往的舊知識與新的知識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把新知識和舊知識結合起來的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數學老師要創新教學的方式,科學合理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的系統化學習。數學老師要對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進行一個回顧,并且需要進行一個集中的訓練。這樣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也能幫助鞏固學生的知識,提高數學課堂的質量。數學老師還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方式教授新的數學知識,情境教學法在數學中的良好應用,對數學老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數學老師在進行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量三角形中任意兩個角的度數,數學老師隨機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并且讓學生來檢驗是否正確。然后數學老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此來帶入課堂。小學生帶著好奇心來學習,可以很好地進入課堂,激發自身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自身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2.創新教學方式,革新學生的學習方法
小學生的自控力、注意力和總結能力不是很強,對于數學并沒有形成自身的一個學習方式。數學老師要在這一階段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思維。數學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地發現學生解題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不足,并且努力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解題方式和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
比如,小學數學老師在進行正方形的特征教學時,可以循序漸進,從正方體的頂點、棱和面進行教學。數學老師還可以隨身攜帶一個正方體的魔方,讓學生來觀察正方體的特點,在數學老師講解了什么是正方體的頂點,什么是正方體的棱,什么是正方體的面之后,數學老師可以讓學生來解答正方體有多少個頂點,多少個棱和多少個面。根據這個思路,學生在遇到解決長方體的頂點、棱和面的問題時,就能夠按照這個思路來解決問題。
3.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熱情
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學好這一學科的前提條件。數學老師除了要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之外,還要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快樂的學習環境。數學老師還要培養學生不怕失敗,積極向上的心態,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有信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數學老師要學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在經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加工之后,就更加直觀且具有趣味性。學生能夠很好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主動去學習數學知識,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三、幫助學生樹立競爭意識
數學老師要利用好學生的競爭意識,積極地鼓勵和激勵學生。數學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數學課堂變得有感染力和具有激勵性,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下學習,才能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的回答與答案差之千里,數學老師最好能夠啟發學生用正確的思維來思考數學問題。具有競爭精神的課堂,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強烈,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更加能夠體現出來。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的學科之一,在小學教育階段十分重要。新課標改革之后,對數學的教育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學老師在實踐過程中,要轉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參考文獻:
[1]程宏杰.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12):57-58.
[2]楊衛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7:104-105.
[3]田健健.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