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謙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主要管理者,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除了使用批評、鼓勵、命令等有聲的教育,還可以應用眼神、肢體動作、榜樣等無聲的教育,以此達到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結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具體內容,分析了無聲教育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無聲教育
一直以來,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常常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認為在班級管理中,找學生談話的次數越多,管理工作成效也必然更加突出。當然,不可否認談話確實對班級管理效果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從實際的工作成效來看,有些時候一些無聲的教育更具有影響及震懾作用。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可以適當地運用無聲教育,以促進教育目標順利達成及保護學生自尊心,進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管理效果。
一、妙用暗示,收獲更多的管理成效
暗示屬于心理層面的影響手段,主要指的是采用不明顯方式,向他人發出信號,他人在接收到信息后作出相應的反應[1]。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若能巧用暗示的無聲教育手段,往往可以收獲到比直接警告或者正面勸導更好的效果。
初中班級中,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坐在班級最后面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常以為老師不會注意自己,于是在課堂中做各種小動作,比如與同桌聊天、傳小紙條、玩小游戲等,這些課堂小動作均會干擾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這種行為,教師如果直接點名批評,往往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產生變本加厲的行為。為此,教師就可以運用無聲教育手段,具體的做法是可以暫停講解,保持一段時間的沉默,這樣可讓課堂沉寂下來,坐在前面的學生紛紛意識到教師這樣做的目的,保持筆直的坐姿,后面的學生看到其他同學的做法后,必然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立即改正錯誤。采用無聲教育,教師無需多說就能進行教育,還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達到了顯著的管理成效。
二、運用榜樣作用,用自身行動來感化學生
初中生這一學齡段的學生,心智上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道德品質及積極向上的心態仍需要時間去磨礪[2]。在對初中生進行管理教育的時候,班主任除了采用表揚、批評等有聲教育,還可以運用榜樣這一無聲的教育對學生進行引導,以達到良好的管理成效。
比如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發現很多的學生道德素質水平不高,在平常學校生活中經常存在隨地亂扔垃圾及隨地吐痰的情況。對此,班主任可用榜樣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班主任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對于用棄的廢紙,可以將紙屑扔進到垃圾桶中;吐痰的時候,將痰吐在衛生紙上,然后將其扔到垃圾桶中。通過班主任的榜樣帶頭作用,讓學生也能夠養成保持衛生的良好習慣,使得學校與教室內的環境保持干凈,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無聲懲罰,讓學生自行糾正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遲到這種現象也非常常見,這一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班主任,在實際的管理中,即便是采用了各種口頭批評、罰站、找家長談話的方式仍舊不能改善。為此,班主任可嘗試采用無聲教育的方式,具體教育方式如下:在每天晨讀時間,班主任可提前到教室,記錄未遲到學生的姓名,在上課鈴響后,讓未遲到的學生站立,直到遲到的學生全部來齊才讓學生坐下,在此期間班主任無需言語。次日早晨仍舊這樣,在經歷幾個早讀后,遲到的學生紛紛意識到是自己的緣故導致全班同學隨自己一起受罰,于是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以免再次遲到。利用這種無聲集體懲罰的方式,可讓遲到的學生產生羞愧,不用一言一語就可以改正遲到的問題。
四、評語激勵,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作為教學一線及班級管理工作者,班主任身兼數職,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給學生下評語是普遍的工作[3]。評語是指將學生的優缺點集中在一段表述中,在評語表達中對于學生的優點及進步內容給予一定肯定,并且為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再接再厲。針對學生的缺點尋找根源,并給予合理的解決方法。
班主任的評語上,包括作業評語與期末評語。在作業評語上,班主任可結合學生當天的表現,寫上一兩句或批評、或提醒、或鼓勵、或肯定的話語,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進行積極改正,不斷提升自己;在期末評語上,班主任可充分發揮評語的無聲教育功能,針對優等生進行正面的表揚,讓其再接再厲,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對后進生則側面鼓勵為主,重點表揚他們的閃光點,以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內心。
總之,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合理運用無聲教育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無聲教育的實施上,教師可運用暗示、榜樣激勵、無聲懲罰及評語激勵等多種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名道德品質良好、知識豐富、積極向上的新時代
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勝利.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分析[J].散文百家旬刊,2016,22(10):158.
[2]汪遠鋒.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感恩教育的應用分析[J].好家長,2015,6(21):112.
[3]吳國剛.農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4(2):188-189.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