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陽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間有限,為提升課程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法制節目為學生進行課后擴展延伸。運用法制節目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后擴展延伸教學的方法和作用是:分析節目案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觀察人物行為,幫助學生規范自身行為;感染學生情緒,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關鍵詞:法制節目;道德與法治;擴展延伸;法治意識;思想品德;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1-0017-01
學生正處于建立認知體系、形成思想品德修養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的德育對學生能產生重要的影響。道德與法治教學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然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時間有限,對學生的影響不夠深遠。為此,教師可以運用法制節目為學生進行課后擴展延伸。這種課后擴展延伸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完善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法治意識的形成,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分析節目案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與其他類型的節目相比,法制節目有自身獨特的宗旨與分類。法制節目多以普法為宗旨,以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法律案件為主要內容,通過逐步分析幫助人們認識法律,明確犯罪行為。對于學生來說,法制節目很容易被他們接受。教師若能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節目中的案件進行分析,讓學生進行課后擴展延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印證,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從而促進學習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運用法制節目進行課后擴展延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節目案件進行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家長一同觀看法制節目,并對節目劇情進行分析,分析案件本身,分辨案件中的人物。分析案件的過程,能夠豐富學生的認知,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分辨哪些行為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應該規避。例如,要遠離煙酒與毒品等物品,要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識破騙子騙人的手段并具備防范意識,要認識到適度游戲的益處以及過度游戲給自身的生活與學習帶來的危害,等等。
二、觀察人物行為,幫助學生規范自身行為
學生通常對外界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會主動地對新鮮事物展開探索,并且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法制節目中大多介紹的是違法犯罪的案例,目的是讓人們加強警惕,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因此,教師若能運用法制節目引導學生對節目中的人物進行觀察和分析,則能激起學生觀看法制節目的欲望,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法制節目中人物的行為,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相應行為以及思想的危害性,能使學生對這種行為產生警惕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身的行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觀看《法治中國60分》中的《熊孩子走上軌道 高鐵被迫停車》這一節目,讓學生觀察節目中走上鐵軌的孩子的行為,總結他們的行為有哪些錯誤,分析他們為什么有這樣的行為,并對此提高警惕、引以為戒,在日常生活中與自身的行為進行比較,反省自身的行為。這樣,能夠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健康成長。
三、感染學生情緒,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在很多法制節目中,都有無辜的人受到傷害,或是被犯罪分子殘忍地打傷殺死,或是被無良的商家侵犯權益。而學生通常對外界的認識非常感性,法制節目中的內容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感染他們的情緒。教師若能運用法制節目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就能讓學生對節目及現實生活中的違法犯罪行為產生強烈的厭惡或痛恨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身的言行,從而促進道德素養的提升。因此,在運用法制節目開展課后擴展延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受害者的思想情感。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觀看法制節目《法治進行時》,引導學生觀看法治案件的解讀以及現場的報道。在學生觀看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節目中的受害者,站在受害者的角度體驗其情感,并展開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受害者產生同情,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對違法犯罪者的行徑產生憎惡、憤怒的情感,并積極抨擊和抵制違法犯罪者的行為,從而加深對遵紀守法的認識,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身的行為,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并主動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
四、結語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和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教師運用法制節目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后擴展延伸教學,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應當對法制節目有足夠的重視,對其教育價值和方法積極地展開探索,將學生培養成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姜力什.法律節目應該如何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宣傳[J].記者搖籃,2015(09).
[2]梅宏,朱皓峰,曹林濤,姚捷.在“辯護”中成長——青少年法制教育節目新形態初探[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