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俊權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高校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堅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易班作為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新媒體網絡平臺,以鹿山學院為例,對學院易班發展中心在開展互聯網+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實踐運用效果進行調研和總結,在易班平臺推廣模式欠佳、用戶主體意識薄弱、用戶黏度不高等問題進行了剖析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易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
一、易班平臺產生的背景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背景下,新媒體技術為新時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綜合性理論學科,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理論支撐的同時,還要注重聯系時代背景與特征,把理論聯系實踐,用理論指導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教育工作要始終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對新媒體技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運用研究,能有效地解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窘,進一步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同時,有利于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開拓思想政治教育視野,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更好踐行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使命。
二、易班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中的成效
作為互聯網+的新產物,易班 (E-class)是一個以高校師生為主的綜合性互動社區,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探索和有效抓手,提供了定制論壇、博客、相冊、網盤、群組、交友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務功能的多種新型互聯網應用。目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已獲批加入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并成為4所廣西新建本科學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學校之一,針對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方面,學校也努力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目前,結合當前高校多媒體發展趨勢,成立學院易班發展中心,并研究制定《易班建設與推廣工作實施方案》和《易班活躍度提升計劃》,明確了易班建設工作方向與思路。截止2018年12月,學院易班注冊認證用戶累計達到15701人,在校學生注冊率高達98.67%,學院易班下屬機構群15個,公共號147個,公共群526個,全院357個班級均建立易班群并設立“易班長”, 涵蓋生活吹水、易喵喵、紅色之旅、易心易意、黨建E家等多個校級板塊與輕應用群。習近平指出:“加快媒體融合發展,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思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政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結合,揚長避短,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結合“篤志勤學知行合一”的校訓,學校通過易班,即在完善思政教育進易班、心理健康教育進易班、資助育人進易班、公寓管理進易班、黨團活動進易班、主題班會進易班的“六進易班”模式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積極探索構建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落腳點、以完善學生生活服務為抓手、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以提升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水平為核心的“五位一體”的易班工作體系。
組織易班校園文化活動,打造學院易班特色文化。組織開展“奮進鹿山,易鹿有你”主題易班實踐立項申報活動。全院申報項目13個,成功立項7個,有效提高學院易班建設工作的理論水平,促進全院易班建設和推廣工作;積極打造易班特色文化,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易班校園文化活動, 2018年先后組織舉辦了《以你之名,植愛之樹》、《感懷清明,遙寄相思》、《世界讀書日》知識競賽、《母親節賀卡寄語》、《鹿易校外素拓》、《感悟青春,易鹿有你》畢業留念、《父親節短文評比》等7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主題教育活動,累計參與3443人次;成功搭建與運營鹿山易班“網薪商城”,啟動鹿山“易打印”服務;成功組織開展學院第二屆易班輕應用設計大賽。同時,其他院系的紅色之旅、易心易意、黨建E家都是通過易班平臺線上、線下開展學習的。十九大的順利召開,為了號召全院師生共話核心價值,共筑中國夢,通過易班線上開支組織生活、微黨課比賽,聯動黨務,一起夯實理論學習,實現四個自信。
2018年,學院易班創新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模式,并將在全院新生入嘗試開展線下平臺新生入學教育活動。此外,學院易班中心積極整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依托易班“優課”平臺,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黨團課程、安全知識教育、國防教育等通識教育課程融入易班平臺,全年累計組織各類在線專題學習與考試20余次,參與該平臺學習與考試等師生人員近5萬人次。我院易班推送的各類新聞累計36次登上全國易班網新聞頭條(其中頭版5次,普通版31次),易班月活躍指數增量累計6次進入國前20名(其中2018年4月份位居全國第4名,廣西區第1名),易班主站指數在廣西高校易班日活躍指數排行中累計59次進入全區前10名(最高達到全區第1名),在易班優課平臺的教學活躍度增量排行中我院易班累計6次進入全國前30名(全國500多所高校使用易班平臺輔助教育教學活動),最高達到全國第5名。此外,我院易班工作成果《基于易班平臺全院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專題活動》在全國易班共建高校“易班+思政教育”案例中脫穎而出,被選入全國易班優課優秀案例。與此同時,學院易班發展中心在做好易班平臺的技術維護的同時,依托易班平臺積極進行輕應用開發、輔助教育教學活動和第二課堂建設等。我院易班工作站先后開發《感懷清明,緬懷先烈精神》、《“易”起植樹》、《“5.25趣味運動會》、《媽媽,我想對您說》、《感悟青春,易鹿有你》、《父愛如山,感恩父親節》、《易起健身吧》等12個易班輕應用。
學院易班中心探索與打造“一微一端一在線”,完成易班平臺、微信公眾號及“鹿山大學生在線”網站的無縫對接。2018年3月至今,微信公眾號關注量由2500人增越7604人,微信公眾號涵蓋思政教育、資助育人、心理健康、國防教育等信息推送,以及實現學生成績查詢、畢業生檔案查詢、軍訓連隊查詢、表白墻等功能。學院易班發展中心自主開發鹿山大學生在線網站成功上線,內容涵蓋易班文化展示和學院要聞、系部風采及通知公告等信息的推送,為在校學生獲取校園資訊提供了更便捷的平臺。與此同時,學院易班發展中心全年制作“遠離校園非法借貸,建設美好校園生活”、“食品安全共同監督,健康和諧人人受益”等26條橫幅,與制作了“聚焦兩會”“校園網貸宣傳”等36塊宣傳噴繪,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加強學院大學生思想引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三、易班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平臺推廣模式欠佳。我院的易班注冊率幾乎達到百分百,但是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易班的使用率很低。初期易班功能有效性與信息適用性尚未完善,師生被強制規定進入社區,然后生硬的做些數據性的工作,從而用戶“被接受”的抵觸心理愈發明顯,使用過程中缺乏自覺性、主動性,易班作為新時期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載體作用受到了重重阻擾。為此,作為主流網絡思政教育的創新實踐載體,易班的推廣必須要有時代感和吸引力。一是借鑒成功案例的商業推廣模式,注重網絡平臺的品牌文化、運營建設和技術維護。改變傳統“自上而下”的推廣,構建“自下而上”的用戶接納模式。二是優化組織架構,推動平臺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并強化健全管理制度,確保易班建設的法制性與延續性。
用戶主體意識薄弱。因此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黨團建設和校園文化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鼓勵他們形成從“要我用”→“我要用”→“我決定要用什么”的本質轉變。我院易班學生團隊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學院易班工作站成立至今3年,一直處于探討階段,后續應進一步加強團隊建設,培訓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突出的易班學生干部團隊。此外,當前學院易班與各系易班之間的工作交流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在推廣易班校本化建設上發揮合力作用。
易班用戶粘度不高,易班無法更好的貼近師生、貼近生活。據調研,我院80.5%的受訪者表示登陸易班大部分是為了提升活躍度,完成與平臺掛鉤學習、考試等無奈任務,用戶對易班的認識從最初的新鮮感進入抵觸期。目前易班平臺能保持正常運轉,主要還是靠學生工作人員、易班建設團隊等工作人,而易班干部成了易班平臺上最為活躍的人群。其實不難發現,傳統的社交平臺與生活、工作、學習密切聯系,不可分離。作為新媒體網絡的推廣,易班平臺早已沒有優勢,易班能實現的功能,舊媒體網絡幾乎也可以實現。通過易班的使用體驗統計,用戶多反映易班操作界面過于花哨、功能受限制、板塊生硬等問題。在時代感和活力感十足的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感得不到滿足,而且還受約束。為此,要加快平臺整合,聚攏服務內容,提高平臺實效。平臺要從服務學生的根本出發,立足校園、聚攏資源,建立多維一體的網絡文化建設總局面,依托學院構建的OA辦公系統、師生服務大廳、迎新系統、畢業生離校系統、課堂考勤系統等板塊實現聯動。同時,從內容上豐富易班, 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做到校園文化生活的全覆蓋。促進第二課堂的建設,推動其體系可持續發展化。
推進易班平臺建設是探索新媒體技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的創新運用研究。易班平臺作為互聯網+網絡思政教育的試驗田,學院易班發展中心將努力創新網絡思政教育手段,從建設推廣、用戶主客體、服務內容等方面統籌兼顧,實現易班可持續發展,努力把我院易班打造成為具有特色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參考文獻:
[1]周穎.基于易班平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集美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7).
[2]賈詠梅.新媒體環境下加強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