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祥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學習之母;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源泉;興趣是激發學生自身潛能的手段。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90-01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學習之母;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源泉;興趣是激發學生自身潛能的手段。教師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引導入門,啟迪思維,培養能力使學生墻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我認為在幾個方面:
一、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計算與空間基礎知識的基礎階段,這會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好壞。然而,小學生的興趣是不穩定的,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很多人都是由于小學數學學習的不好,導致以后對于數學都不感興趣,也就造成了成績不好。還有一部分是由于教師在課堂中的傳統教學,使學生覺得數學課程很無聊,提不起興趣,就不喜歡數學,致使成績不好。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對于數學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態度和素養高低。
二、肯定性評價使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正強化
農村低段的學生,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怕生,膽子小的特點,所以在數學學習中不能勇敢、大膽地提出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難,致使其越學越難,越學越不懂,以致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作為教師應當更多的關注這部分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指導,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愛。比如,課堂更加關注這部分學生,抽他們回答相對簡單點的問題,讓他們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增大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課后,可以通過加大對作業的檢查力度和監督力度。做完做好了,才能由家長或其他監護人接回家,這樣有助于學生學習習性的養成,,有助于自我認同感的產生。學生經過努力練習達標了,能被放回家,會被學生認為是老師對自己的肯定,有種成就感和榮耀感,從而增加了自信心。每個學生都是完整的人,都是有潛力的,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贊賞,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減少對學生批評這樣的負強化,而增加表揚,肯定這樣的正強化,使他們認識到他們也是有優點的,有長處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上來了。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方法有效地幫助低段學習克服在數學學習中的困難,提升其學習興趣。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1.必須要實行的原則。
(1)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要求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日常活動中,學習興趣是關鍵,那么,我們就需要以此為原則來不用該年齡階段的知識去引導學生的努力方。比如說,現在小學階段,那些小學奧數比賽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范圍.但這在校園里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打擊了一大部分學生,使他們發出“數學難”的呼。這樣的學習榜樣當然值得肯定,但不適宜在推廣而后實施,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結合社會的生活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雙重因。那么,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結構,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主要是要聯系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此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到有挑戰性,又感覺到好玩和有成效.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中不但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又有了繼續學習的欲望和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2.所采取的方法。
(1)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所教知識與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
(2)不同的成功體驗。
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對成功的體驗,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區別對待,并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數學這一學科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所以說,循序漸進、激勵優生和表揚后進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學生都會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來獲得喜悅之情,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
(3)積極表揚和鼓勵。
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以及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來加以表。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保持學習興。
(4)趣味性課堂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活。首先是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在課堂外,應該: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發展空間。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查。
興趣雖然屬于非智力因素,卻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因此,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問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數學教學就會高效完成!
參考文獻
[1]胡佳慧.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3):256.
[2]陳萍花.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和途徑研究[J].學周刊,2019(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