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玉雯 陳華峰


摘要:目的 觀察益氣扶正法治療ICU多重耐藥菌患者的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ICU多重耐藥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益氣扶正法治療,比較2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前后的APACHEⅡ評分、SOFA評分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治療前的APACHE評分、SOF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ICU多重耐藥菌患者采用益氣扶正法治療,療效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礙,促進患者的健康恢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益氣扶正法;ICU;多重耐藥菌;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85.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1-0046-02
臨床ICU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多重耐藥菌的出現的情況比較常見,其出現容易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安全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隨著廣譜抗生素在臨床上的不斷大量使用,多重耐藥細菌的耐藥性正在不斷發生變化,耐藥性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1]。研究表明[2],中醫益氣扶正法應用在ICU多重耐藥菌患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提升治療的有效性。本研究將本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ICU多重耐藥菌患者納入樣本中,分別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和中醫益氣扶正法治療,對不同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以此形成對益氣扶正法的進一步認識。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16年5月—2018年4月為病例收集時間段,將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ICU多重耐藥菌患者視為研究對象。采用臨床醫學中常用的奇偶數數字隨機分組法,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23例,占比57.5%;女17例,占比42.5%;年齡最大76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52.39±1.45)歲。觀察組:男24例,占比60.0%;女16例,占比40.0%;年齡最大78歲,最小25歲,平均年齡(52.67±1.53)歲。2組患者在上述一般資料的比較中,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相應疾病的診斷標準[2];②連續兩次標本培養分離出相同的多重耐藥菌致病菌;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⑤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ICU住院時間在72 h以下;②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③精神障礙,認知障礙;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⑤藥物過敏史。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主要包括抗菌治療、呼吸道分泌物處理、機械通氣處理、營養支持、生命體征監測等。抗菌治療選擇舒巴坦、阿莫西林(早發)、三代或四代頭孢菌素(晚發)治療;呼吸道分泌物處理可以采取氣道濕化、霧化吸入、拍背等手段;機械通氣治療根據情況選擇無創通氣、低潮氣量方式輔助通氣;營養支持要確保治療期間的營養元素攝入,根據情況選擇腸內營養或者腸外營養。觀察組除了實施常規西醫治療之外,還采用益氣扶正法治療。選取黃芪、生曬參、炒白術、茯苓、桔梗各30 g,陳皮、法半夏、杏仁、生甘草各15 g,麻黃、全瓜萎各10 g,清水煎服30 min,真空塑料包裝密封,每袋100 mL,每次服用1袋,每天服用2次。
1.3 觀察指標 評價并比較2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前后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關器官功能衰竭評分(SOFA評分)。療效標準[4]:根據治療的情況,將臨床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級別。治愈:各項癥狀全部消失,體征改善幅度在95%以上;顯效:各項癥狀明顯消失,體征改善幅度在70%-95%范圍內;有效:各項癥狀有所改善,體征改善幅度在30%-69%范圍內;無效:各項癥狀幾無消失,體征改善幅度在30%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獲取到的數據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P值得大小作為組間數據是否存在差異的標準,若P值在0.05以下則表示存在顯著差異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APACHE評分、SOFA評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和觀察組的APACHE評分、SOF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APACHE評分、SOFA評分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多重耐藥菌在臨床ICU疾病患者治療中比較常見,指的是細菌對常用敏感的3類或者3類以上抗生素出現耐藥,既包括XDF,又包括PDR[5]。由于ICU患者的疾病比較嚴重,多重耐藥菌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治療的效果,而一旦治療效果受到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將處于危險之中,因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
從臨床對多重耐藥菌ICU患者的治療來看,常規西醫治療手段已經被廣泛應用,盡管通過不斷的研究實踐,對多重耐藥菌的應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祖國中醫學中,對多重耐藥菌的描述和解釋也比較多。以多重耐藥菌肺炎為例,祖國中醫學將其歸為“喘證”、“肺熱病”的范疇[6]。從中醫學的發展來看,在治療多重耐藥菌患者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臨床療效確切。本研究針對收集到的80例多重耐藥菌ICU患者進行研究,在分別實施西醫常規治療和中醫益氣扶正法治療后,效果呈現出明顯的差異,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APACHE評分、SOFA評分也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益氣扶正法的治療效果。
針對多重耐藥菌ICU患者,中醫益氣扶正法能夠從多重耐藥菌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更加針對性地方案來消除耐藥的影響,因此選方工作顯得至關重要。以治療多重耐藥菌肺炎ICU患者為例,黃芪、生曬參、炒白術、茯苓、桔梗、陳皮、法半夏、杏仁、生甘草、麻黃、全瓜萎等藥物,均能夠有效地應對耐藥,通過藥物的使用,作用于疾病治療中,真正起到益氣扶正的作用,可以明顯地提升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7]。研究表明[8],益氣扶正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強多重耐藥菌患者免疫能力,而對于重癥感染患者而言,在中醫學的理念中,強調免疫調節,即扶正祛邪,益氣扶正法的應用正好契合了免疫調節的要求,這恰恰是益氣扶正法效果的關鍵所在。但是對于益氣扶正法的應用,要想充分地發揮出其功能作用,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應當輔之相應的中醫護理,保證治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ICU多重耐藥菌患者的治療中,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益氣扶正法治療,具有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安全性比較高,對患者健康的恢復作用巨大,是治療ICU多重耐藥菌患者的理想方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史運峰,王文海.益氣扶正法在大腸癌防治中的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0(3):95-99.
[2]張揚武,羅偉生,黃瑞,等.益氣扶正法聯合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對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的Meta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6,12(10):2042-2047.
[3]曹理璞,鄒建東.益氣扶正法治療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0(11):872-873.
[4]任毅,戴韻峰,尹鑫,等.益氣扶正法治療膿毒癥30例臨床觀察及其對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3,15(8):26-28.
[5]林朝亮,朱紅林,成向進,等.ICU老年多重耐藥菌肺炎中醫辨治思路探討[J].山東中醫雜志,2017,20(11):926-928.
[6]張雷.益氣扶正法對膿毒癥患者炎癥反應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6,37(10):1381-1382.
[7]孔令博,劉清泉,吳珺,等.扶正透邪方體外干預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研究[J].環球中醫藥,2014,5(2):81-84.
[8]王錚,王昱.伏邪理論在老年患者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治療中的意義[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11):2075-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