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蔚怡 劉雅婷
【摘 要】流行音樂反映出整個時代的文化發展現象,具有個體性、通俗性和新穎性等多個特征。隨著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的熱播,中華經典詩歌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帶給音樂課堂以啟發,音樂教師開始運用流行音樂演唱技巧、和聲配置來演繹教材中的經典詩歌,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本文圍繞如何讓流行音樂走進音樂課堂教學展開論述,希望為同類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流行音樂;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80-01
流行音樂充斥著中學生的業余生活,相信多數學生都能隨便哼唱幾首流行歌曲,滿足了自身表達情感和活力的需要。流行音樂取材較為簡單,大多是關于當代發生的實事或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情感糾纏,對于提高學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和鑒賞力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是音樂教育迫切需要和必然趨勢,更能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
一、流行音樂走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幫助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中學音樂教材收錄歌曲大都是關于革命時代或者民謠風格的材料,對學生吸引力低,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而流行音樂無論是從表現形式還是藝術特征看,都具有豐富的藝術創造性。學生更易體會流行音樂營造的藝術氛圍,感受獨特的藝術魅力[1]。其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儒家教育主張提倡高雅音樂的情感表現應有所節制,適度而不過分。以往音樂教學觀念認為學生只有接受高雅音樂才能培養鑒賞力,而流行音樂不屬于高雅音樂范疇,因此直接在課堂上被否決。這種錯誤觀念影響了流行音樂在課堂中的學習,流行音樂中也有具有很高藝術價值、可塑性很強的歌曲,音樂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挑選出藝術性欣賞素材,更容易被學生理解。最后學習多元化音樂的需要。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不應隔離在音樂課堂之外,其本身具有多元文化特性,是現代人社會生活和真實情感的寫照,是學生窺視社會角落的第一扇窗,因此必須將流行音樂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用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宣泄學生的情緒和內心感受,嘗試著接受多元化音樂文化的熏陶。
二、流行音樂引入到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1.利用流行音樂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手段。
現代音樂教學手段陳舊單一,注重“傳授”的過程,無法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從學生熟知的流行音樂開始導入,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營造出音樂學習的情境。一是實施拿來主義,認識到流行音樂的正確引導角色,但也應規避它的不足,認清其教學的輔助性功能,讓學生從流行音樂中學會感受和辨別,然后進行音樂教材中的相關歌曲。二是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欣賞和學唱流行歌曲,并將從流行音樂中掌握的基本分析手法和情感體驗方式放到課本當中的音樂作品中,舉一反三,欣賞中外經典音樂作品。找出音樂歌詞接近古典詩歌,并且具有古典韻味的歌曲,讓學生嘗試模仿技能技巧[2],例如周杰倫《青花瓷》中關于中國著名瓷器的描述,可以借助它的直觀感受,引發共鳴,加深學生對青花瓷時代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然后體會古典音樂劇的情感。
2.將流行音樂有機滲透于音樂課堂教學中。
流行音樂結構簡單,歌詞串聯,音域相對狹窄,曲調朗朗上口,因此受到中學生的青睞。學生喜歡歌唱流行音樂歌曲,但是對音樂課堂上學習的歌曲興趣低下,音樂教材中部分作品是根據原作進行過改編的,例如課本中的《陽關三疊》,通過央視《經典詠流傳》的節目,傳唱經典,用現代編曲技法和演唱方式,由曹軒賓演唱的《送元二使安西》,讓學生們從現代作品開始欣賞,有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并非是音樂教材中的歌曲學生不感興趣,只是音樂教師缺乏引導,沒有積極將流行音樂與音樂教材歌曲相融合,讓學生對現有經典曲目歌唱無感,但經過以上正確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正確的評價并鑒賞,不僅對經典作品有了新的了解,并且音樂課變得更加享受,在愉悅、融洽的氣氛中輕松度過。
3.有選擇性地讓學生欣賞并學唱。
現代流行音樂形式廣泛,曲目眾多,音樂教師需要較好地識別歌曲的性質和質量,盡量避免音樂內容以傳唱愛情為主的歌曲,選擇一些優秀的歌曲,帶有鼓勵性質和激勵精神的曲目[3],例如《相信自己》《奔跑》等廣為學生熟知的奮斗內容歌曲。同時選擇社會典型事件,對幾代人的成長都具有不同尋常的影響,一些在典型社會背景下誕生的流行歌曲,例如在抗洪救災中的《為了誰》、北京奧運會期間群星演唱的《北京歡迎你》、5.12汶川大地正后成龍演唱的《生死不離》等等。這些歌曲不僅是了解一首音樂作品,它還非常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迎合了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提升了學生的歸宿感和自信心。音樂教師可以選出最受學生喜愛的歌曲當作課前班歌,并用音樂要素的角度去分析演唱的歌曲,掌握基本的音樂分析方法并體驗音樂的情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將流行音樂與音樂課堂教學更好地結合,是每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應思考的問題。音樂教師要創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模式,注意流行音樂的輔助性作用,引導學生的興趣,爭取讓音樂課堂綻放出燦爛的光輝。
參考文獻
[1] 湯云玲. 讓流行音樂走進中學音樂課堂——美育的開始[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3).
[2] 孫婉娜. 讓流行音樂伴學生成長——新課改下的音樂教學研究[J]. 遼寧教育, 2017(5):79-81.
[3] 楊春強. 流行音樂如何給音樂教學注入活力[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 2(0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