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蕓
【摘 要】游戲能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幼兒在游戲中進行學習,他們每天在游戲中探究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通過自己在游戲中的親身體驗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游戲同時是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和克服情緒緊張的一種手段,所以游戲能促進幼兒的情感發展及個性形成;在游戲中幼兒自主交往、自主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對幼兒社會性發展影響比較大;游戲中的幼兒思維敏捷、動作協調,對幼兒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幼兒;游戲;個性;活動;行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70-01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是幼兒的一種基本活動。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個問題,并努力地去弄清楚問題,這種個性是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游戲的組成部分,游戲的魅力正在于它對幼兒構成的挑戰性。通過游戲過程幼兒既可學會利用線索與策略,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又可克服困難,鍛煉意志,還可以發現和體驗自己的能力,產生勝任感與成就感,更進一步利于幼兒自信心與進取心的培養。因此,在幼兒階段,以游戲的形式對幼兒個性培養加以影響易被幼兒接受。
一、循序漸進的游戲形式有助于忍讓、謙遜、友好個性行為的培養
我園在幼兒小班開始開展各項游戲,小中班游戲課程安排較多,特別當中班下學期,幼兒具備了一定的游戲經驗和生活觀察能力,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時,基本都由幼兒自己確定游戲的主題,如玩什么、怎么玩、和誰一起玩,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每次游戲開始前,我們都會回顧上次游戲需要改進的地方,請幼兒提出改進的方案,聯系自己生活中的觀察,思考游戲情節的調整等,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和經驗。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幼兒剛開始會較多關注他人的行為,忽略自己的行為,逐漸當幼兒掌握一定游戲經驗后,他們會將生活中看見的人物個性展現在游戲中。例如,中班時有一次玩理發店游戲,店里同時來了兩位客人,兩位理發師,都想幫客人你先洗發,可是水池只有一個。他們運用已有經驗,知道平時去理發店里也要排隊的,他們互相謙讓起來,“xx你先洗頭吧,我坐在邊上等一下沒關系……”理發師也陪在一邊,拿出梳子對客人說:“我們等一等,我先幫你梳梳頭……”幼兒之間的小問題就這樣不經意的略過了。幼兒遇事的平和心境以及對待同伴的有禮有節無疑是良好個性的一種體現,體現了個性中的“接納、有禮、謙讓、友愛”,這樣的性格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能獲得同齡伙伴的尊敬,能夠融洽和諧地和伙伴交流信息、交流思想、探討問題,有利于自身成長。人的感情、思想、創造意識總是相互影響和相互感染的,一個人善于忍讓、處處照顧別人,那他也會得到別人幫助的。當幼兒在游戲中更夠判斷別人行為的同時也具備了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能力,在交往過程中逐步體現忍讓、謙遜、友好的個性,為幼兒良好的個性成長奠定基礎。
二、游戲促進幼兒對社會知識的運用,有助于培養幼兒積極學習的個性品質
記得在一次游戲活動中,幼兒玩《小吃店》的游戲,有客人點了單子,服務員關照了點心師后老是少做或者做錯食品,游戲結束時我請大家思考解決方案:回顧自己在飯店小吃店吃東西的經歷,回憶服務員是怎樣記憶顧客的點單的。幼兒在我的提示下,很快想到了使用菜單,在老師的幫助下,大家一起整理了小吃店的食物品種,歸類制表,統一印刷菜單,編排桌號,客人來就餐時服務員在菜單上打鉤、計數、記桌號就解決了點餐混亂的問題。幼兒還根據小吃店點心多,有時顧客比較少,提出嘗試外送外賣游戲情節。通過這樣一豐富,幼兒對小吃店游戲尤為鐘愛。活動的開展示基于幼兒生活經驗的豐富,幼兒通過游戲不斷回憶經歷過的社會生活經驗,使生活經驗變成游戲經驗,使社會經驗變成游戲智慧,再通過游戲幼兒進行相互學習。新穎的游戲形式總是能吸引幼兒,也正是游戲中的新知識牽引著孩子們不斷學習,從而不斷促進幼兒主動學習行為的形成。
三、游戲形式多元化有助于幼兒興趣的培養,促進幼兒形成頑強、堅韌、勇敢的個性
我們根據幼兒的游戲興趣和學習需求為之設置了豐富的游戲區域,如:建構區、美工區、生活區、科學探索區、益智區等,在游戲區中投放了豐富的游戲材料,如美工游戲中的廢舊布料、紐扣、彩紙等;在建構區中我們為幼兒提供許多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形式多樣、顏色豐富的各類積塑、花片等建構材料;在益智區中各種棋類、紙牌類游戲是他們的最愛;在科學探索區根據幼兒感興趣的課題、現象做些小實驗、自由探知孩子們總是興致盎然……必要的物質條件,由于幼兒年齡的差異以及幼兒的動手能力、智力的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游戲中的表現也會各有不同。所以在選擇玩具、收集材料的時候首先要考慮材料的實用性、使幼兒“能玩”,還要考慮游戲材料的可操作性、使幼兒“好玩”,當幼兒熟練掌握游戲方法和技巧后,幼兒就變得正真“會玩”了。
就拿建構活動作比方,比如剛入園的小班的幼兒最初只是對玩積木這個活動感興趣,通過不停地壘高、倒塌,他們感受樂趣,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動手操作,而是產生了對所建物體的形象性和實用性的興趣,于是逐漸出現了鏈接、架空、空間、情節等建構內容,但是由于幼兒的想象與幼兒動手能力不成正比,所達到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這就出現了為了擺放好某塊積木而導致游戲失敗的現象,因此他們需要不斷地試不斷地感受失敗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反之幼兒如果不愿經歷練習、失敗、堅持的過程,他們經歷不到收獲的喜悅、滿足則會變得退縮、煩躁、遇難而退,無一事堅持而終,從而喪失學習初衷——快樂。因此,幼兒園在游戲中各種操作材料的提供是給了幼兒跳一跳摘果子的機會,以游戲材料為媒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并非完全放任,做到了對游戲心中有數,適時地參與游戲,每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瓶頸時,我一般都先鼓勵幼兒,激發幼兒勇敢面對,嘗試克服困難,思考解決辦法,再依據平時對幼兒活動特點的觀察和了解,進行相應的指導,拓展幼兒游戲的內容。有的幼兒上課舉手回答問題可能會膽怯害羞,在游戲中會主動自然和大家交流,由活撥大方的孩子帶動再加上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使之能逐漸在游戲中找到自信,由原來的害怕到勇敢地表現自己,積極思考,這正是我們期待的改變,由此可見,游戲以它獨特的魅力,讓幼兒在活動中解放自己,鍛煉了膽量,培養了幼兒自我表現形式上的一種勇敢的品質。
四、游戲中的適當“放手”能使幼兒獲得自信、自立、勤勞的個性品質
根據游戲對幼兒個性發展所具有的促進作用,我們加強了游戲環境的創設,積極為幼兒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和舞臺,引導幼兒通過操作、體驗、探索、發現、交往、學習等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中班下學期開始幼兒游戲的主題和內容多采取小組商議來確定,包括角色的分配、場景的布置、材料的準備等。在游戲中突出幼兒是游戲的主人的位置,我們為幼兒提供收集的廢舊材料、半成品、輔助工具等,供幼兒按需選擇自由取用。幼兒每人擔任角色任務,分工明確,幼兒之間也會適當自我調整,在游戲中也會相互督促各自任務的完成情況。如:娃娃家的游戲者可以根據游戲需要為娃娃自制一個搖籃;理發店空時可以做些卷發工具、發夾;建構區可以和加工廠聯系,訂購不同的物品豐富建構內容等,幼兒在游戲中根據情節需要主動性增強,有時還會在找尋制作材料過程中發現新的游戲線索。教師作為幼兒游戲的引導者、參與者,當看見幼兒在游戲中的創意及時給予肯定;當看見幼兒在游戲中觀點不合時鼓勵大家展開討論進行解決;當又不好的行為發生時,如不愛整理、不夠專注等,提示大家互相督促、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當孩子能夠堅持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支持,告訴他們每次的失敗會使自己離成功近一點點,使幼兒鼓起勇氣再來一次,逐漸使幼兒將認真、踏實、堅持到底、不怕失敗的良好個性品質自然形成。
游戲是孩子在幼年期最主要的活動,游戲機是他們的主課,游戲所具有的教育的獨特性對幼兒成長中的個性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幼兒的創造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提高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游戲的過程也是孩子學習社會、了解生活、強壯體魄的學習活動,對于孩子來說,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培養良好的個性,將是影響他們一生的最重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