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學萍
【摘 要】 目的: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病患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2017.1月~2018.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腎炎并合并抑郁病患當中根據盲選的方法從中選擇80例進行研究,根據護理的方法和平均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而研究組則采用綜合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的效果,病患抑郁評分量表變化情況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通過對比發現,研究組在護理的效果、抑郁評分量表的變化情況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上,數據都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使用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病患當中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慢性腎炎;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23-01
慢性腎炎在臨床上又被稱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其發病的原因因不同的客觀因素也有所不同,主要的感染源為細菌、原蟲以及病毒,然后通過不同的途徑而引起腎小球疾病[1]。在臨床上慢性腎炎的發病病程比較緩慢,并且容易發生遷延久治不愈,會導致腎功能出現衰竭的現象。病患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病情的影響,除了身體狀況較差之后也會對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容易出現抑郁和焦慮的現象,需要采取相關的護理方法來進行護理干預[2]。本文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病患當中的應用效果,現得出的相關研究效果如下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患資料
從2017.1月~2018.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腎炎并合并抑郁病患當中根據盲選的方法從中選擇80例進行研究,根據護理的方法和平均分組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男性病患例數為21例,女性病患例數為19例,年齡段為41歲~68歲,平均數值為(54.5±2.3)歲;研究組男性病患例數為22例,女性病患例數為18例,年齡段為41歲~69歲,平均數值為(55±2.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數據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主要是對病患的臨床數據進行監測,囑咐病患注意休息并按照醫生的囑咐服藥治療。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具體為:(1)對病患進行心理方面的干預。在病患入院治療之后護理人員要主動跟病患進行溝通,以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詢問病患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如存在身體不適的癥狀,則需要對病患進行及時的處理。病患由于對自身病情情況并不了解,因此會對治療存在疑惑,在這樣的擔憂下病患容易出現抑郁和焦慮的不良心理。護理人員要對病患普及有關病情以及治療方法方面的知識,打消病患心理的疑慮,對病患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加病患治療的信息。對于抑郁現象比較嚴重的病患則可以多進行語言方面的開導,并采用適當的方法來轉移病患的注意力,必要時可以對病患進行心理輔導。(2)對病患進行飲食方面的護理。在進行護理時對病患的鹽分和水量的攝入進行嚴格的控制,多進行優質蛋白質、低磷低脂以及高維生素食物的攝入,根據病患腎功能的具體情況來對優質蛋白的攝入量進行調節。對于腎功能損害現象比較嚴重的病患,則應該將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控制在0.7克左右。(3)對病患進行生活方面的護理。病患在病情好轉的初期護理人員要指導病患臥床休息,這樣才能夠有利于腎臟血流量的增加,對于腎功能損害比較嚴重的病患,則應該讓其臥床休息的時間盡量延長,等到腎功能恢復情況較為良好時,再進行有關的身體活動,并要注意身體方面的衛生,避免出現感染的現象。同時在用藥方面,護理人員要根據醫師的囑咐讓病患按時按量用藥,避免用藥危險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研究對象護理的效果,抑郁評分量表變化情況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比較。護理效果主要分為優、良以及一般這三個程度。
1.4 統計學標準
本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對數據的處理主要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計數資料表示為%。兩組之間的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護理效果為優的例數為21例,護理效果為良好的例數為17例,護理的總體優良率為95%;對照組護理效果為優的例數為19例,護理效果為良好的例數為13例,護理的總體優良率為80%。通過對比發現,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
2.2 兩組抑郁評分量表變化情況對比
在進行護理之前,兩組抑郁評分量表數據對比,并沒有太大的差別(P>0.05);在進行護理之后,研究組抑郁評分量表的數值為(41.3±2.1)分,對照組抑郁評分量表的數值為(59.7±2.6)分,通過對比發現,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
2.3 兩組對護理滿意程度對比
研究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為非常滿意的例數為21例,程度為滿意的例數為18例,總體的滿意程度為97.5%;對照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為非常滿意的例數為19例,程度為滿意的例數為15例,總體的滿意程度為85%。兩組數據之間的對比無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
3 討論
慢性腎炎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腎部疾病,所導致的患病因素比較多,目前臨床上還未能對發病原因進行準確的確定。該病在臨床上具有起病隱襲緩慢的特點,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血尿、高血壓、水腫以及蛋白尿等[3]。病患由于受到病情的影響容易產生抑郁和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狀態,主要是因為病患對病情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并且治療時間比較長,容易對治療失去信心。在臨床上除了使用藥物對病患的病情進行控制以外,還會使用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法對病患進行護理干預。本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綜合護理的方法來進行配合護理治療,綜合護理是一種較為全面的護理方式,主要針對對病患的心理情況、飲食情況和預后恢復的情況來進行合理的護理,能夠達到較高的護理效果。本文通過研究對比發現,研究組在護理的效果、抑郁評分量表的變化情況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上,數據都要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使用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病患當中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祝青.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4):239-240.
[2] 熊再花.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378-379.
[3] 籍敏.綜合護理在慢性腎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