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摘 要】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對于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實施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另外30例作為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使用心理護理,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護理前后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結果: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實施心理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心理護理;老年白內障手術;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66-02
白內障臨床常見眼科疾病,多見于老年人,患者發病后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隨著近年來我國老齡化情況的加劇,出現白內障患者人數隨之增加,臨床上對于白內障主要治療措施是使用手術治療,效果明顯,但患者對于手術措施的不信任感等原因,導致手術質量降低[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觀察心理護理對于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以下是本次研究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實施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另外30例作為觀察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使用心理護理。觀察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分布在60-74歲之間,平均年齡(66.39±3.19)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分布在60-75歲之間,平均年齡(67.98±3.29)歲;所選患者均由臨床確定診斷。所選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上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具體措施為,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常規入院宣教,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帶領患者及家屬對病房周圍環境進行熟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1.2.2 觀察組:在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實施心理護理,具體措施為:患者入院后,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對患者家庭情況、文化程度、性格特點等進行詳細了解,為患者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由于眼部手術復雜,以及患者對于疾病相關知識不了解,容易對治療措施質量產生懷疑、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手術質量產生影響,此時應根據患者性格特點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關于白內障的相關知識,以及及時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多列舉成功案例,提升患者對于治療措施的信心以及依從性。告知患者家屬盡量多陪伴在患者身邊,予以患者鼓勵,增強患者治療積極性;患者住院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隨著患者病情的改變,合理對護理計劃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
使用SDS以及SAS量表對護理前后的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分,使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其中分數越高,證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均經SPSS21.0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其表現形式為平均值±標準差,組間及組內比較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白內障是臨床常見眼科疾病,多見于老年人,常用治療措施是使用手術進行治療[2-3]。本次研究發現,通過對2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證明對于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心理護理措施應用至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護理措施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助于患者的恢復及預后,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雅麗,余瀅.整體護理對老年白內障繼發青光眼手術患者的影響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4):3363-3364.
[2] 唐桑林.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患者術中心理情緒及并發癥的護理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5):195-196.
[3] 胡成全,吳虹.優質護理對老年白內障手術患者恢復的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5):2148-2149.